| | |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7
国际专版

十年水乡梦四季周庄影


    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水乡情景剧,《四季周庄》以春夏秋冬为背景、以浪漫爱情为线条、以周庄民俗为笔触,描绘着一场横亘时间与空间的周庄视觉盛宴。

    深蓝而通透的夜幕之下,小桥流水的舞台光华夺目,演员们挥洒着飘逸的舞姿、原住民演绎动人的生活细节…… 《四季周庄》有每年七个月的热档,不知不觉间,它已陪伴古镇走过十个寒暑。

    四季轮回,勾画时光模样———四季轮回是经典的艺术母题,如《远山的呼唤》中那野性而富饶的北海道,高仓健纵马的身姿,如果少了初秋草原的鲜活壮美,怕也难感动一代中国观众吧。在《四季周庄》中,是春雨遮掩了油纸伞的幽魅,夏露点化了荷塘的清凉,秋收燃烧了水乡的激情,冬雪加热了年味的温度。《四季周庄》把中国第一水乡的风物收入它的水上实景舞台,一席座位,就能看见39平方公里的整个小镇。从白蚬湖渔舟网罾的乐活,到急水港扬帆远航的壮志;从古镇上双桥的温婉,到田野里劳作的热烈。艺术一次又一次突破空间的桎梏,为观众铺开既全面又精细的周庄画卷,《四季周庄》的剧场就是唯一一个看周庄的“上帝视角”。

    桨声灯影,见证美好爱情———《四季周庄》讲述的周庄爱情故事,不逊色于任何一部浪漫电影。沈万三与陆丽娘的相遇,起于编织渔网的场景,“渔网”的意象隐喻着“缘线”与“相连”;迷离闪烁的渔火,从陆丽娘手中的孤星一盏,到汇聚成灯海的万千火种,扑腾着对初恋的悸动、对良人的思念。每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都诉说那句最甜的东方式情话:“今晚月色真好。”

    纵横之气,吐纳历史文化———《四季周庄》对历史故事的演绎,同样充满着高扬的英雄气质与人文情怀。也许,你在舞台上悠缓的渔樵耕读中,看见了你所熟悉的江南。然而,当“沈”字巨帆迎风飘扬,杂技演员们腾空飞跃,水乡男儿暂别温软乡田与儿女情愫,奔向星辰大海追逐财富与荣耀,你会发现,积极创造更好生活的信念,才是周庄900年始终保持青春的力量之源。

    纤毫细节,感受民俗风情———在《四季周庄》的剧情里,穿插着众多小津安二郎式细腻圆融的民俗细节:采红菱、接财神、打田财、阿婆茶、水乡婚礼……使这场演出成为周庄人情风俗的百科全书、包裹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晶莹琥珀。看懂《四季周庄》,也就懂了那句“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笑靥翩翩,安享和谐生活———《四季周庄》中蕴藏的水乡生活和谐之美,在演出后半段的《打田财》环节,年轻百姓们挑着聚宝盆、阿婆们“挑花篮”、杂技演员舞火龙、青壮男子“烧田火”,沈万三与陆丽娘则扮成大头娃娃打连厢,那情景让人联想到《饮食男女》中李安布置的最后一场年夜饭。当《四季周庄》中的琵琶、笛、箫、扬琴、江南丝竹奏响水乡古音,观众席上的你,心中最柔软的某处是否鸣响共振?

    五光十色,投身绮丽梦乡———《四季周庄》是周庄人献给所有游客的一场好梦。或许,为了欣赏这场演出,你夜宿周庄,那么在莼鲈之思度假酒店的湖光畔,在贞丰轩的院落里,在花间堂的古床上,在贞固堂的树影间,你一定会在梦中登上那座神奇的舞台。

    十年一心,砥砺奋斗之志———《四季周庄》的十年历史,是一段充满励志正能量的奋斗史。2007年,周庄旅游由“古镇观光旅游”走上“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的转型新台阶。《四季周庄》在当时旅游节开幕式上的一次小型表演中脱胎换骨,从首演之年的一场数十位观众,到今天的一票难求。十年间,《四季周庄》的创作演出团队一字字完善脚本、一点点改进舞美,一次次训练动作,终于达到整个演出行云流水的境界。2017年的《四季周庄》,有更震撼的舞台效果与更精致的文化细节,视听品质再上新高度。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