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
2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网络盗版“魔高一丈”如何破

———代表委员会诊网络侵权盗版之痛


    网络侵权盗版成风,贴吧、网盘、云服务等新技术造成的侵权纠纷频发,已成为当前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不可承受之痛”。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但网络侵权盗版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屡禁不止,该如何破解?

    网络侵权盗版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在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看来,主要是侵权成本很低,而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举证难、赔偿低,以及网络版权授权交易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缺乏政府的有效指导、规范和监管。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要想从源头上遏制网络侵权盗版乱象,需要建立“天罗地网”般的良性防控机制,相关部门有责任加强沟通协作,发挥联动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管。

    面对当前网络侵权盗版“花样迭出”的新趋势,已经实施了20多年的著作权法已显得滞后。“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指出,由于著作权法的滞后,原创作者、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积极性遭受重创,文创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冲击。

    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交加快著作权法修改进程的议案、提案,呼吁国家立法部门加快著作权法修改进程。

    李东东认为,互联网与内容产业相结合,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红利,著作权也成为“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发展主线与核心价值。“著作权法的修改正当其时,迫在眉睫。急需通过修改著作权法,妥善安排和平衡版权人、使用者、传播者、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内容产业生态环境。”李东东说。

    代表委员的呼声也得到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呼应。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罗向京说:“著作权法修改工作应当继续推动并尽快完成,为激活创新创作源头、丰富文化内容、繁荣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