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笑添
前天夜里,上海男篮悲壮的失利之后,本该归于平静的源深体育馆却经历着过去数月以来最漫长的一次散场。那一刻,啜泣声与“模子”的呼喊声彼此混杂,有人难舍别离,亦有人愤怒地将饮料泼向球队主教练刘鹏退场时的必经之地。对于球馆内的每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情绪化的夜晚,毕竟胜利曾离得如此之近。
消极情绪的滋生,往往源自于期望与现实间的落差。若上海男篮依然如赛季初那样不为人看好,季后赛首轮苦战五场遭淘汰的结局就不会招致苛责。然而,在见证了这支球队在积分榜领跑近半个赛季、以第三的高排位为常规赛收官之后,外界看待上海男篮的方式已不再相同。究竟该如何为这支球队准确定位? 寻觅这一问题的答案,不止是为总结刚刚过去的赛季,亦是为了探寻看似缥缈不定的未来。
不公平的指责与依然存留的隐患
过去十数年来,姚明几乎把持着上海男篮所有与得分有关的纪录,直到去年夏天吉默?弗雷戴特到来。辉煌的大学生涯、落魄的NBA经历,在弗雷戴特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里,来到上海就像一个转折点。单赛季场均得分队史居首,姚明亦未达成的单场73分,弗神书写了历史,也填补了上海男篮在上赛季暴露出的所有致命短板。面对本土锋线普遍持球能力堪忧的现实困境,“双控卫”的后场组合几乎已成CBA强队标配,广东、辽宁以及新疆三支夺冠大热概莫能外。在刘晓宇与弗雷戴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上海男篮过往持球点过于单一、易被针对的顽疾也就迎刃而解。
球队中得分占比近四成、胶着时刻包揽几乎所有攻坚机会,这是除担任持球点外,弗神在进攻端给予上海男篮的另一大财富,却也成为球队最受诟病的问题。“一支只会依赖外援的球队”———即便是在领跑积分榜的那段日子,类似的指责也从未间断。诚然,深厚的本土阵容是粤辽疆等强队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内援流通渠道缺失的CBA联赛中,外界对于上海男篮这样本土球员根基尚浅的俱乐部却存在着如同“何不食肉糜”般的价值观偏差。除刘晓宇外,上海队多数本土球员均可被贴上“功能性球员”的标签,在这样的情况下,围绕着绝对强点打造阵容其实也是仅有的健康模式。
如果不是刘晓宇、卢伟、亚布塞莱接二连三的伤病,两天前的这场“生死战”或许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当然,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运气。过去这个赛季,在拥有弗雷戴特的情况下,刘晓宇的场均上场时间依然达到了职业生涯新高的39.7分钟,对于这位本就属于易伤体质,两年前几乎错过了整个赛季的球员而言,赛季末段从脚踝到指甲的一系列伤势或许并非意外。
如果说对刘晓宇的过度使用尚能归结于一号位深度缺失的话,上海队向来引以为豪的篮板球的下降却有些匪夷所思。在主力内线张兆旭偏重于协防,曾文鼎、翟逸等锋线球员每36分钟篮板球数据甚至远逊于弗雷戴特的情况下,队内抢板效率最高的本土内线吴冠希却仅仅获得8.9分钟的场均上场时间,这是教练组至今未能向外界解释的疑问。
被妖魔化的刘鹏与不确定的未来
两天前的失利之后,上海男篮的更衣室沉默到令人压抑。甫一落座,坚持了52分钟的刘晓宇就向身旁的队医要来了包扎左脚大脚趾的创可贴,多下来的几片则留给了身旁膝盖仍在流血的翟逸。这样的创伤不多久就能愈合,但对于主教练刘鹏而言,这一夜所经历的一切却未必能很快忘却———退场时,首度带队打季后赛的刘鹏被泼了一身饮料,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东北汉子的声音甚至有些哽咽。
作为姚明入主球队以来任期最长的教练,带队胜率一度高居队史首位的刘鹏竟然成了那个夜晚全队唯一没有获得欢呼与掌声的人。从赛季初期一味长时间透支球队主力体力,到季后赛关键时刻屡次不叫暂停,刘鹏在临场应变及调度方面的缺陷显而易见,但这样的缺陷却总在被妖魔化般地放大。被视作足以决定系列赛走势的第三场末节,在上海攻防两端皆表现低迷、分差被越拉越大的关键时刻,刘鹏用蔡亮换下张兆旭主打“一大四小”的变阵收获奇效,然而赛后却没有多少媒体言及哪怕只言片语。
从郭士强到杜锋,本土教练的成长总需经历挫折与批评,初露锋芒的上海男篮又何尝不是如此。毫无疑问,对于这支球队而言,决定未来的最关键因素依然是弗雷戴特的去留。如今,弗神已收到了来自NBA的邀约,即将启程前往休斯敦接受火箭队的试训。在多支球队辗转流浪多年的弗神曾说,上海是真正敞开怀抱接纳他的城市,在他看来,“如果回到中国,上海依然是我的第一选择。”然而,即便下赛季这位超级外援未能回归球队,谁又敢断言,这支骨子里透着血性的球队在体验过赢球的滋味之后,不会在下一位外援的带领下再创辉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