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核心观点
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就需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发挥自贸区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联动效应,形成“四个新作为”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上海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上海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有上述新作为,而且要把“有新作为”的这四个方面贯通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和联动,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坚持改革,就必须实行开放。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外部动力。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尤其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再生产相互依存和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制度,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战略抉择。为此,应当更加大胆地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制度和政策创新,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聚天下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用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努力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本要靠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
上海要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就必须促进科创中心建设与自贸区改革、社会治理创新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同创新。为此,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思考和布局,切实简政放权,变“管”为“放”,进一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上海应该在如何进一步放开市场和竞争、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吸引全国和全球创新人才方面多做文章。在这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是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特别要在鼓励公平竞争、优化投资效益、集聚创新人才方面下功夫。
国际上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好的体制机制来促进竞争,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聚集。为此,必须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克服官僚主义和部门主义,加强功能整合,提高行政效率,制约权力寻租,发挥好党和政府勇于自我革命的优势。总之,就是要通过科创中心的建设,不仅实现科技创新,而且带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理论创新,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就需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发挥自贸区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联动效应,形成“四个新作为”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树立系统思想,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同时要强化自贸区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和发展融为一体、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双轮驱动、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协同推进,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我们目前在一些工作中,比较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即使某些改革创新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越来越成为阻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有新作为的瓶颈。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
(作者为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