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
3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这五年,那些瞬间铭记在他们心中


张兆安    

李斌

李林
朱国萍
曹可凡 

    ■本报特派记者 祝越

    张兆安代表   

    “我们很现代,我们也很生态”

    2017年3月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

    “支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嵌入先行先试的重大功能,将崇明纳入自 贸区绿色发展功能区。”2017年3月5日下午,张兆安代表在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对于崇明岛,民建中央委员、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有着多年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崇明发展问题,这让张兆安非常激动。“这对崇明岛今后选择什么产业发展,选择在什么地方发展有更好的指引,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对环境的重视等等,都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张兆安进一步建议,支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绿色发展试验区。“崇明建设好了,可以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上海来讲,可以与全球城市定位和功能相匹配,也可以与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形成‘三箭齐发’之势。”

    “我想,总书记要求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崇明也可以成为绿色发展领头羊。”张兆安建议,世界级生态岛应该推动绿色发展的先行先试。在循环经济方面,国家相关部门推进绿色发展的新标准、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新服务,可以放在崇明试验,进而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产业链。在制度创新方面,把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的政策延伸到崇明,或者把崇明的一部分纳入到自贸区,作为自贸区绿色发展功能区,扩大绿色服务贸易开放。

    他还建议,支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构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级的生态岛,应配置世界级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可以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很现代,我们同时也很生态。”(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李斌代表   

    让职业化技术工人队伍成长起来

    ■本报特派记者 唐玮婕

    2016年3月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

    2016年3月5日 下午,李斌代表向总书记呈现了一份涵盖17个省市41家企业2000多名职工的调研报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都在增长,但技术工人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总书记对我们广大一线普通职工非常关心。”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谈起与总书记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数次面对面直接互动的场景,显得非常兴奋。他还记得,2015年,总书记曾亲切询问:“你还在老地方吗?”听闻他还在原来的公司,总书记说:“不容易啊,还继续在基层技术攻关。”

    “不容易”三个字无疑是莫大的鼓励。最近几年,李斌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技术能力的同时,还通过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首席技师工作室、李斌技师学院等平台,带动一批又一批年轻技术工人实现创新梦想。

    在兼职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后,李斌开始着手对一线技能工人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去年两会现场,他当面向总书记提交了尊重一线工人劳动价值的调研报告。

    受到总书记肯定后,李斌斗志昂扬:“和总书记的沟通让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普通劳动者、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肯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到了‘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仍然较低。如果从国家层面推出举措,从制度、法律等方面保证普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工人成长的权利,有助于推动一支职业化的技术工人队伍真正成长起来。”

    (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李林代表   

    让科学家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

    ■本报特派记者 唐玮婕

    2015年3月 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

    2015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对上海科研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李林代表倍感惊喜。当时,听到李林主动介绍自 己来自于“生科院”后,总书记接着问:“蛋白质设施就在你们所么?”李林回答:“就在我们上海生科院。”

    那一天的这段简短对话,给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林巨大的鼓舞,他对自己说:“一定要为上海科研创新蓄势助力。”

    2017年3月5日,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李林再一次感到了振奋。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我深知‘创新是根本,人才是灵魂’。上海应该花更大的力气吸引、稳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他们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今,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到2020年将与约30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共同组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上海有深厚的科研基础,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分布可见一斑。”李林表示,上海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更有条件、也更应该抓住契机,打造源头创新的策源地,早日打通创新驱动发展“卡脖子”的关键一环。

    (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朱国萍代表   

    把来自一线的生动经验传播出去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2014年3月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

    从2014年起,几乎每年的会场互动中,总书记总要问这样一句话:“你还在老地方、老位置?”

    朱国萍代表的一句“是”,总让总书记连连点头赞许:“好,好。”

    2017年3月5日的会议现场,总书记提出上海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有新作为。

    “基层建设治理永远在路上,无法一劳永逸。”这让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印象深刻。因为,这也正是虹储居民区和朱国萍的最真实写照。

    这些年,小区弄堂口张贴起了大红榜,公布着近百位居民志愿者的个人信息,不仅有真名实姓、门牌号,还把就职单位、现任职务、兴趣特长公之于众。还有一张关于小区内所有“萌宠”的信息表,小区内每条猫狗的照片、昵称、接种疫苗情况等具体信息一目了然。每个萌宠的行为习惯、文明出行也要接受公众监督,定期考量、评比。

    在朱国萍的带领下,小区迈入了依法自治的良性轨道,居民们自主协商、自我协调,先后重置了社区绿化、增设了健身设施、规范了车辆停放,还增添了文化墙。去年,虹储居民区还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个造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老小区俨然化身花园式小区,居民们的居住舒适度、获得感大大提升。

    “‘先行者、排头兵’,各行各业都要有这个意识。作为小区‘掌门人’,不仅要管好小区内事务,更要把这些来自一线的生动经验传播出去。”朱国萍最近又率先管理起社区内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

    如今,朱国萍的个人工作室已经建立,她梳理出民生议事、助老服务、停车管理、宠物管理等八个专业领域,一方面向社会招募能人加入志愿者团队,另一方面也向周边社区输出专业服务,让需求与高质量的服务在工作室的平台上得到对接。(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曹可凡代表   

    文化生态与土壤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2013年3月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

    2013年3月5日 下午,曹可凡代表提出“强化文化原创能力”,针对影视文化领域浮躁、肤浅作品风行、演出市场票价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呼吁创造具有市场效益的经典作品。

    每年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时与大家的亲切交流,上海新娱乐传媒有限公司首席主持人曹可凡都铭记于心:“总书记对每个代表的发言听得都很仔细,而且总能抓住要领,适时交流点评,这是最令人震撼的地方”。

    每一年,曹可凡带上人代会的建议也得到了各方的回应。

    他提过为实体书店免税的建议,对民营小书店应有所扶持。此后财政部就有政策出台,助推了实体书店复兴,如今很多书店成了文化休闲、交流互动的场所,有了更丰实的功能。

    他提过粗制滥造的真人秀充斥荧屏的问题。如今,这些没有营养、纯粹搞笑的真人秀节目受到了制约。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近期的《中国诗词大会》等“慢综艺”节目日益火爆,“从样式上来说,这些节目没有噱头、没有哗众取众的手段,但这些很‘淡’的节目反而受到很多人追捧,这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已经上了一个层次。”

    曹可凡回想说,30年前,他真正在荧幕上被广大观众喜爱就是上海电视台一档名为《诗与画》的节目,每天8-10分钟,给观众介绍一首诗与一幅画。当时,这档节目是作为“垫片”———电视台结束当天放映前的最后档节目而出现的,直到第二天晚饭时间会有重播。

    如今,这类“慢”综艺、“慢”节目盛装回归,还广受大众喜爱,“我们的文化生态、文化土壤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代表照片均本报特派记者叶辰亮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