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祝越
3月4日,出席人代会的上海代表团在京西宾馆会议室酝酿并提出议案和建议。姚海同、朱志远、马须伦等13名代表先后介绍了拟提交的22件议案,并积极争取其他代表附议。
为网络安全“上锁”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两翼、驱动双轮。”邵志清代表拟提出两份议案,分别是 《关于制定信息化法的议案》 和 《关于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议案》。
他说,目前网络安全法已经出台,亟需在信息化的综合性立法方面加快步伐。同时,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充分利用数据为商业、社会治理等服务,建立我国个人信息分类规范体系,明确个人信息正当合法使用的场景和规则,建立事前和事后的隐私风险防控体系。建议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建立自然人、法人单位、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库,建设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开放原则。
为电子垃圾“建档”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朱志远代表关注电子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拟提出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的议案。“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14种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目录,去年目录中还新增了手机、平板电脑等,但电子产品报废和循环利用体系还没建立。”朱志远代表透露,2015年,我国主要电子用品回收量近350万吨。填埋、焚烧电子垃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处理要慎重。
虽然我国已经针对性地颁布了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并出台配套政策,但操作性和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朱志远代表说:“希望可以完善相关立法,进一步开展执法检查,加强监管,同时也要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发挥电子警察在执法中的作用
姚海同代表今年拟提交建议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议案。
姚海同代表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这些年来,全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车辆保有量增长迅速、道路拥堵加剧等新情况,为此建议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现实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他建议,充分发挥电子警察在执法中的作用。目前电子警察执法在全国已经相当普遍。根据上海的数据统计,2016年上海电子警察执法已占全部执法总量的50%,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仍立足于警察现场执法,难以适应新的执法需求。
(本报北京3月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