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4
环球

姿态万千的纽约地铁


    王薇

    电影世界里,纽约地铁是一个让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地铁惊魂》中,它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纽约,我爱你》中,它是三教九流的汇聚地;《七年之痒》中,玛丽莲·梦露的白色裙摆为它平添了几分浪漫妖娆。影视作品可以把任何一样真实存在的事物渲染得风格鲜明。但唯有亲身体验,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复杂多面、姿态万千的纽约地铁。

    和亚洲新兴城市的轨交线路不同,纽约地铁看起来狭小老旧。昏暗的灯光配合着摇晃的车厢,月台上的涂鸦和气味虽不讨喜却很相配,剥落的墙面掩护着时而路过的老鼠……这个隐藏在地下的巨兽从1904年开始就推动着纽约城不断向前。但113岁的高龄也让它的设计缺陷越来越明显,毕竟一个多世纪前的建设者无法想象纽约今天的盛景。

    也正是这个原因,纽约地铁搭乘起来远不如上海地铁那么简单。它的26条线路(含三条区间线)有些用数字命名,有些用字母命名。这个混搭设定让很多初来乍到者相当不适应。起因是纽约地铁最早由三家公司分别运营,之后两家合并,启用字母作为线路的名字,另一家则继续沿用数字命名至今。虽说各条主线都有相应的配色,但是因为支线数量太过庞大,乘客还是要以字母或者数字的线路名称来加以分辨。除了数字字母,乘客们还需要识别图形。一般列车上的线路标识是圆形的,如果遇到菱形标识就说明这是一列快车,只在大站停靠。而在周末和非高峰期,纽约地铁还经常改道、停运、快车改慢车等等。寥寥数语并不能全面概括纽约地铁的复杂,即便是当地人也时常会感到困惑。更加不便的是,相当一部分老旧的车厢没有站名显示屏,报站全靠司机口播。而微弱的广播声又常常被淹没在嘈杂的车厢里。因此,纽约地铁的相关App是新手们的必备。车厢里,经常看到有人一边翻阅手机一边不断抬头张望站名。万幸的是,纽约地铁免费无线网络已于去年正式开通,算是给一头雾水的外来客们带去了一丝光明。

    除了复杂的线路,纽约地铁入站口也有它自己的门道。从地面进站前,乘客不仅要辨明线路,还要看清下方列车行驶方向。因为很多入口往往只通往一个方向的线路,如果刷完票发现坐反了,还得重新回到地面,再度寻找入口买票进站。关于入口的陷阱还不止这一个。众所周知,纽约地铁是全世界唯一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地铁线路。但是出于安全、成本等原因的考虑,并不是每个入口都是全天候开放的。不少地面入口处竖有红色和绿色的圆球标志,分别代表限时和全时段开放。笔者有一次在晚上误入了已经关闭的入口,只得悻悻返回,顺便在爬楼梯时接受了几个流浪汉的注目礼。

    尽管存在诸多不便,纽约市民依然把地铁当成最重要的出行工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躲开无穷无尽的路面拥堵和令人咋舌的停车费用。好在破旧复杂并不是纽约地铁给人的全部印象。它在给乘客们带去便捷的同时,也赋予了这座城市一种别样的活力。隧道里特有的混响是流浪歌手的中“蜜糖”。哪怕没有吉他,几个空的油漆桶也可以瞬间变身为完美的打击乐器,再配上自由不羁的歌声,一出洒脱的地下表演浑然天成。纽约地铁果然是街头艺术的栖息地。

    纽约地铁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有两大不容错过的著名站点。一处是久负盛名的中央车站。坐落在曼哈顿中城的中央车站启用于1913年。去年热映的奇幻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就向观众展示了上世纪20年代纽约中央车站的大气与典雅。如今这里每天有550列车次停靠,50万人次穿行其中。它不仅是美国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座引人入胜的博物馆。中央车站内部常年陈列着美国早期火车、地铁、铁轨等实物。大厅内还竖立着几尊仿希腊式雕塑,穹顶的黄道12宫图则源于一份中世纪的手稿。

    如果说中央车站是纽约地铁上世纪的代表作,那么耗时12年、耗资40亿美元的世贸中心站则是一部诞生于本世纪的惊世杰作。它颠覆了一切关于纽约地铁老旧的印象。从外部看,世贸中心站就像是一只通体雪白、振翅高飞的和平鸽。在“9·11”事件遗址旁,这座建筑所包含的寓意不言自明。如果站在车站内部的中庭抬头仰望,人们还会惊奇地看到顶棚和天光融合成为一只遥望天际的巨大眼睛。即便是行色匆匆的纽约客,也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去感受这座车站带来的摄人心魄的震撼。

    就像它所处的城市一样,纽约地铁给人的印象难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它可以是一文不名的艺术家、流浪汉的庇护所,也可以是忧国忧民者寄托情怀的圣地。人们总能轻松举出它的一万种不是,却又无法舍弃它一日。时间久了,跨越百年的纽约地铁就成为了一个多重载体,可以是全球化的象征,也可以是某种文化的代言人,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