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
9
文化

亮相热门综艺后,京剧演员王珮瑜将跨界与相声老艺术家马志明合作

90后综艺粉丝坐进京剧剧场


跨界大戏 《文图会》 将于4月22日至2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演出主创日前亮相沪上,畅谈创作理念,讲解幕后故事。图为发布会结束后,王珮瑜 (中) 与戏迷合影。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黄启哲

    亮相热门网络综艺 《奇葩大会》,不过数分钟的讲演,着实让京剧坤生王珮瑜在90后、00后中又火了一把———不到一个月,微博就涨了4万多关注者。热效应还在继续,上周,她在北京参与录制央视新节目 《朗读者》。几天前,王珮瑜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上海,为她4月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的 《文图会》 举办发布会———在这部“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参演剧目中,王珮瑜将和马三立长子、马氏相声掌门人马志明跨界合作,将传统相声 《文章会》 和京剧传统戏 《赚历城》 《张松献图》 创新性地串联在一起,让纯正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时尚观演体验。从线上回归线下,王珮瑜对她的新晋关注者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京剧是剧场的艺术,喜欢我的人一定要到剧场来看戏。”

    从流行文化“抢”来的年轻人不能再放走了

    王珮瑜现在在年轻人中有多火?翻看她的微博评论就知道。在她最近的一条微博下,有年轻人留言:“鱼老板 (王珮瑜的昵称) 如果回复我,我手抄 《新华字典》 《牛津词典》《红楼梦》!”还有人感慨为了看王珮瑜第一次看电视戏曲频道。就连关注娱乐圈八卦的自媒体,也纷纷“盯上”王珮瑜,为京剧艺术点赞。

    在网络综艺节目录制现场,蔡康永、马东等评委对传统艺术有敬畏心不意外,让王珮瑜高兴的是,一贯个性张扬的年轻选手出奇认真地聆听她的分享,起立鼓掌:“这不单是对我个人的尊重,更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正应了她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还有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圈粉”虽好,王珮瑜也很清醒,上涨的关注者数字中也有“泡沫”———光看评论就知道,这些年轻人对于偶像本身的颜值和个性更感兴趣。从流行文化消费中“抢”来的年轻人,要改变他们固有的偶像消费习惯,转化成真正走进剧场,观看传统京剧的戏迷并不容易。她说:“100个新关注者中,能有10个日后真正愿意了解京剧是干什么的,了解其蕴含的厚重传统,就很不错了。”所以,微博回复留言时,王珮瑜总是带一句“演出广告”。而这一次发布会招募观众,她专门从后台报名者中选出10位通过网络节目认识她的“新人”,为的就是把他们巩固成真正的戏迷。“特别高兴的是,我们后来了解到他们几乎都买了这次 《文图会》 的演出票。”有了一次就要争取第二次,王珮瑜打趣说:“看了戏,就绝对不能再放你‘逃’走了!”

    创新不弃传统,为老戏找到当下连接点

    近些年王珮瑜对新生文化尝试很多,弹幕、直播、流行歌曲都被她拿来糅进演出的宣传、制作中,而她的艺术理念则“修旧如初”。这一次与相声跨界合作,也是如此。

    作为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马志明将与搭档黄族民在演出开场,带来阔别舞台超过20年的传统相声 《文章会》。此次演出采用的是几乎绝迹舞台、真正原汁原味的老版本而非改良版。这也是马志明继与王珮瑜在北京合作 《乌盆记》 后的再次合作。他希望通过此次演出让马氏相声拥有更多的观众。衔接部分为上海京剧院青年武生陈麟演出的传统武戏 《赚历城》,最后则是王珮瑜主演的传统老戏 《张松献图》。

    《张松献图》 是京剧“汪派”汪笑侬的拿手戏,已有近20年未在舞台呈现。常演诸葛亮的余派老生王珮瑜为何属意于此? 她解释,一是为恢复这样一出冷门的“三国戏”;二则历史上的张松是个其貌不扬、身形矮小的“非典型主角”,而她过去演过的 《搜孤救孤》中的程婴、《击鼓骂曹》 中的祢衡、《文昭关》 中的伍子胥等人多是忠诚耿直、儒雅洒脱的形象。这样的反差既是挑战,也为舞台呈现不一样的传统,展现出人物勇敢、果断和机智的一面。

    《文章会》 《赚历城》 《张松献图》3个环节前后连贯,层层展开的是一个以“地图”为主题的故事。王珮瑜解释,地图这个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在历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松将西川地图献给刘备,相当于是将城池要塞的详细情况奉送对方,令其攻打夺取。演出中,马志明和黄族民将客串书僮,来上一段相声名篇 《地理图》 的贯口,让相声和京剧里的“地理图”巧妙融合,强化地图主题之余,也找到历史与当下的连接点。

    王珮瑜的尝试也得到所在院团上海京剧院的支持。院长单跃进说:“京剧应鼓励不同样式的探索,尤其是如何让传统艺术以可亲可近的方式对接年轻人。传统艺术的跨界不单是给已积累的戏迷以全新体验,更是为吸引年轻观众所做的努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