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
1
要闻

1776人进入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引发高教界热议

榜单越“硬气”负面效应越大?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前天经由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后,立刻引发国内高教界的极大关注和议论。

    据悉,进入这一榜单的学者共1776名,分布在38个学科,涉及科研院校单位227所。中国科学院以279人入选的“业绩”居于榜首,清华大学入选112人,北京大学入选90人,分别居第二、第三位。

    虽然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并非第一次发布,但是作为识别、衡量一名科学家在其研究领域内是否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指标,这份榜单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但是,这份榜单也让一些高教界人士心头浮现隐忧:在各地“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这份名单会不会引发又一轮激烈而“精准”的人才争夺战?

    榜单看点:排除人为因素的纯计量统计结果

    对高校来说,“高被引”是一个足以触动神经的关键词。衡量一所大学的综合科研实力,“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等都作为关键指标被纳入统计。

    从榜单透露的信息来看,“高被引”学者的出处和其所在院校的学科科研实力大体相符。除了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巨头”,拥有“高被引”学者数量比较多的院校还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在非985高校中,苏州大学表现抢眼,有15位“高被引”学者,超过了不少传统985高校。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无论是“长江学者”还是国家“杰青”,到目前为止还是以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但“高被引”学者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排除一切人为因素的纯计量统计结果。因此,这一排行榜的真正看点在于:撇去了各种人才的“帽子”和“光环”,仅统计一名科学家在其学科内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被引次数越高,越证明其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

    据悉,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采用了上海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既起到“精准识别”作用,也受到一些限制

    从上榜的学者来看,既有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院士、知名科学家,也有一些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年轻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介绍,由于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统计时,只计入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光是这一条,就有“挤水分”的保证。也就是说,能够进入榜单的,都是长期在学术领域持续辛勤耕耘并有学术成果获得同行认可的学者。

    有学者举例,在艺术与人文领域,尽管本土高校有很多大家、名家活跃在公众视野,但是谁能够在国际期刊上发文并获得较高的同行引用,这份榜单就起到了“精准识别”的作用。“而此次上榜的学者一共只有5位,基本都不是公众熟知的名字。”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某些科学领域。不过,也有学者坦承,艺术与人文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性,创作受语言的限制比较大,因此也对“高被引”指标造成了限制。

    任何榜单仅具有特定参考价值,适度使用成为一个问题

    由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出版巨头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者)名单”。在后面这份榜单上,2016年上榜的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包括港澳台地区)只有196位学者。

    两份榜单,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人数差距,又该如何解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好比是两把不同的尺子,衡量人才的精度不同,评价的目标也不一样。

    科睿唯安是依据其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按照21个学科领域进行被收入论文的统计。排名在前1%的论文为该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其作者入选该学科领域“高被引”作者。

    “事实上,这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通常和科睿唯安发布的‘引文桂冠奖’被放在一起,一大功能是用来预测诺贝尔奖的可能人选。”张端鸿说。不过,这份显得很“高大上”的名单,却无法覆盖所有的学科。一些从事工程学研究的学者,其科研学术成就却无法在这里得到公正评价。谁都知道,诺奖没有工程学类的奖项设置。相比之下,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显得更加“接地气”,学科门类就拓展到38个,能够将更多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学术成就公允地呈现出来,给学术界和公众提供的是1776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以及他们的所属学科和分布。

    但是,任何排行榜、指标都只具有特定的参考价值,如何适度使用它们正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在采访时,有学者直言,一份榜单越“硬气”、越受关注,或许其负面效应也会越大。“最怕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和高校为了引进人才,按图索骥去挖人。若真如此,‘小’学校要想留住人才,可能就越发难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