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2月25日 星期六
3
综合

老龄化推高疝气患病率

专家提醒: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报讯(记者陈青) 疝病俗称“小肠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不断攀升。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第五届东方疝论坛”上获悉,目前,中国每年疝的手术量已超过百万。与会专家提醒市民,“小肠气”是一种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而越早发现、越早手术,手术创伤会越小,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发生嵌顿坏死等不良后果。

    据悉,疝多数发生在腹壁,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腹壁组织薄弱,导致腹腔内脏器 (如小肠等) 从薄弱处突出,在腹壁上形成肿块。大会执行主席、亚太疝学会的执行委员、华山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学术带头人姚琪远教授介绍说,疝病中,除了腹股沟疝和食道裂孔疝等原发性疝病,不少外科手术的切口、肠造口都会形成疝。

    近20年来,中国疝与腹壁外科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技术日益精湛的专家们依然困惑于复发、感染、慢性疼痛、腹壁功能欠缺等问题。上海华山医院疝与腹壁外科早在2000年就在中国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腔镜下的切口疝修补术等微创手术。在昨天的论坛上,姚琪远教授团队的相关技术就引起了极大关注。

    专家强调,虽然目前疝的患病人数众多,但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晓,有人把疝当做难言之隐,还有人不知道怎样正确就医。姚琪远教授强调,疝都需要手术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