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竹士
为落实好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上海调整了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时光辉任领导小组组长。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市区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崇明区调整到市发展改革委,并增加了有关市级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去年,崇明正式撤县设区,这被认为是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设区后,生态岛规划逐步由市里进行统筹。
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崇明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这是崇明对上海、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撤县设区,可以优化生态功能布局,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更好地保护上海水资源、涵养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17个主要指标要求,多数高于2010年发布的纲要,比如:森林覆盖率为30%,原来为28%;到202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95%左右,全面完成城镇化地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为表征)达到78%;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到80%。
结合自身实际,崇明提出分步目标并全力付诸实施:2017年一季度完成全区河长制全覆盖;到2018年年底,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实现100%处理后达标排放,高于全市到“十三五”末完成75%的指标;2018年底前完成镇村级中小河道轮疏,比全市到2020年完成的要求提早了两年。
作为法治保障,目前上海正在研究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立法工作,初步确定了“1+X”体例。“1”为市人大常委会拟制定的 《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X”为市政府或者市相关部门根据授权配套制定的一系列规章、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