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4
运动

冰雪世界里的那些“分母”


    ■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喧嚣的真驹内滑冰馆,本届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的举办地,中韩对决自然是这里唯一的话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赛场上另外一些略显格格不入的身影———深色的头盔下裹着头巾,起步时踏冰的动作别扭而僵硬,即便直线也时常打滑,被套圈后甚至也无法及时为那些精英选手避让。你很难想象在亚冬会的赛场上还能目睹这样的“菜鸟”场景,就像你很难想象,在这样一场理应只属于冰雪地区的赛事里,还有众多来自卡塔尔、泰国等热带国家的名字。

    每逢预赛结束就准备离席,这些业余选手们的存在感甚至还不如其本国的支持者们强烈,正如今天的短道速滑赛场里,没几个人会记得某位泰国选手的参与,但几乎每个人都会对看台边那响彻全场的泰国民族音乐记忆犹新。在几乎所有项目的赛场内都曾出现过类似的场景,唯有这些天饱受大风摧残的宫之森滑雪场是个例外。

    作为日本的传统强项,跳台滑雪赛事被安排在这片位于札幌市郊大山之上的雪场进行。历届亚冬会,日本从不派遣国内的顶尖选手参与该项目的角逐,却仅有两次遗憾失手。如今,亚冬会改期到冬奥会前一年举行,本就在亚洲范围内鲜有对手的日本雪上项目精英更缺乏参赛动机。毕竟,在这个项目的历史上,参与过的也不过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五国而已。本届亚冬会上,中日韩哈成为了跳台滑雪仅有的四支参赛队,而这也正是亚洲冬季项目的最好写照。

    截至上届亚冬会结束,这一综合性冬季赛事总共产生了323枚金牌,这四大亚洲冰雪强国瓜分了其中的320块。狭小的生存空间之下,仅仅有黎巴嫩、朝鲜与乌兹别克斯坦曾分得一杯羹。对于多数参赛选手而言,奖牌或荣耀从来不是他们来到这里的诉求,用中国香港冰球队队员郭凯琪的话说,“有些东西,爱上了就再也放不下了。”事实上,就基数而言,正是他们,而非金字塔塔尖的精英选手,构成了亚冬会的主题。若非这群满怀热爱的业余选手们,本届亚冬会2000余人的超大参赛规模自然无从谈起。

    所有的项目之中,冰球选手数量占据着绝对多数。通常而言,一支冰球队的球员数量超过20人。而过去这些天,包括男子冰球项目的三大组别以及女子冰球项目在内,共有24支队伍驻扎于札幌,总人数占比近三成。这24支队伍中的16支基本由业余球员构成,这也就是为何在亚冬会的冰球赛场里时常会上演在冰面上连滚带爬的场面。然而,正是这些几乎无法引起外界关注的所谓“分母”,演绎了亚冬会的另一种精彩与情感。

    (本报札幌2月22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