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7
教科卫;广告

市一医院多科室专家联合为罕见心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实施手术

暂停心跳40分钟,成功摘除肿瘤


    本报讯 (记者陈青)因咳嗽去医院就诊,却意外发现心脏左后侧竟又长出了半个“心”。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经检查和专家会诊,确诊其所患为极其罕见的心脏海绵状血管瘤。该院心外科、胸外科等多科室专家团队运用人工体外循环技术,让患者心脏停跳40分钟,成功地为患者摘除了这枚“不定时炸弹”,目前该患者已康复出院。

    53岁的许阿姨因咳嗽多日不止,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意外发现胸腔里长了个肿块,而且个头不小,已经有5厘米大,几乎是小半个心脏的大小。忐忑的许阿姨随即来到市一医院求助,进一步检查发现,这个肿块紧贴心脏左后侧,性质不明,医生当即建议手术摘除。

    入院第四天,许阿姨被送入手术室。据参与手术的市一医院心外科主任袁忠祥介绍,许阿姨的肿瘤长在心脏冠状动脉上,与心肌紧紧粘连,血供丰富,出血风险大,手术风险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心脏,甚至有性命之虞。可如果不及时为患者手术,血管瘤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医院心外科、胸外科等多科室组成的专家团队顶着巨大压力,决定立刻为许阿姨实施手术。

    要在心脏上动刀,只有暂时让心脏“休息”一下才能手术,这时就需要“人工心脏”接替人体心脏的工作。手术团队为许阿姨建立了低温体外循环———原本流经心脏的血液完全经插管流入人工心肺机,随着4摄氏度的冷心停搏液注入,患者的心脏随之停止跳动。时间宝贵,医疗团队立刻着手剥除。由于粘连紧密,主刀专家如同在心尖上雕花一般细细剥离,所幸血管瘤边缘尚清楚,在心脏停搏状态下仅用了40多分钟,即顺利从许阿姨的心脏上剥下一个鸭蛋大小的海绵状血管瘤,术中仅有少量出血。术后,许阿姨恢复得很好,不到一周即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复发几率,且难以预防,因此手术切除后仍需定期随访复查。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