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朱颖婕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昨晚迎来决赛,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夺冠。
她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从容应对挑战,在此前的比赛中,她以本季“个人追逐战”最高分获得者的身份进入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最终战胜上期擂主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攻擂成功。
当期节目中,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几番较量过后,武亦姝念出《诗经》 中 《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仅把对手说懵了,更令评委露出惊喜之色。
武亦姝攻擂成功后,原擂主陈更用一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表达了由衷的赞美。
一名“00后”高中生缘何拥有如此令人惊叹的诗词储备量? 武亦姝告诉记者,她从六年级开始与诗词正式结缘,“广泛阅读,读到喜欢的诗词就反复读、反复背”。天赋固然需要,但后天的勤学才是其成功的秘诀。而这些旷日持久、一点一滴的浸润和积累,成就了她如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模样。
除了诗词以外,武亦姝也毫不掩饰对汉服、云锦、缂丝等蕴含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事物的喜爱。她会每年推出自己的汉服摄影合集。尽管没有学习过书法,但她仍写得一手好字。
武亦姝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诗人是陆游、苏轼和李白。“喜欢陆游。是因为他‘可爱’。”武亦姝说,陆游写过:“我与狸奴不出门。”意思就是:“啊,天气不好,风雨那么大,我就不出门了,在家摸猫。”又比如,陆游有句诗:“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
意思就是:“哦,你们不要花钱了,我写的比他们画的好!”而苏轼的人生态度则是打动武亦姝的理由。另外,她认为李白的形象非常浪漫。
很多人惊讶于她的诗词储备量,但在她心里,喜欢诗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现代语言很难给人这种感觉。”武亦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