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因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文学巨著《白鹿原》,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蜚声中外。今年春节,建成运营仅8个月的白鹿原影视城异常火爆。大年初一以来,每天有上千辆小车潮水般涌向白鹿原影视城,每天游客超过6万人。
白鹿原影视城由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打造,是陕西省首座大型影视基地、陕西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今年春节前荣获陕西最佳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滋水县城耍社火、白鹿村里展非遗。大年初五,记者亲身体验到了这座影视城的火爆。站在白鹿原原顶俯视,但见整个山谷停放的旅游车辆密密麻麻,连环山公路两旁也成了带状的“停车场”。
关中民俗表演乡土味十足
占地1050亩的白鹿原影视城,相当于155个足球场大。它以长篇小说和同名电影为依托,再现了明清时期的关中古县城———滋水县城(今蓝田县)以及白鹿村的特色风貌,展示关中的建筑、历史、宗法文化和各类民俗,形成集影视拍摄与体验、文化休闲、儿童游乐、精彩演艺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影视城实景还原了小说中的诸多建筑和场景,将小说中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滋水县城里,白云寺、文昌阁、白鹿塔、基督教堂,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灰砖泥墙古戏台,土坯墙抹着和了稻草的黄泥巴,瞬间让人感觉在穿越历史。
在影视城南门“武关”入口处建起的陈忠实老宅里,一张小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电灯泡、一盏煤油灯,再现了作家当年创作《白鹿原》的艰辛场景。
依山势建设的“武关、潼关、大散关、萧关、金锁关”,展现了“五关合围”的壮阔景象,游客可以“远望关口,身在关中”。
大年初一以来,影视城倾力打造的13台演出精彩纷呈,其中有两台大型实景特效演出、4台儿童趣味演出,还有7台关中民俗特色巡演,游客在此体验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民俗特色。
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精彩的非遗演出———韵味十足的华胥道情、敦厚豪爽的葛牌花鼓、雅致细腻的岱峪山歌、南北曲艺融合的小寨酒歌、浑厚激越的华阴老腔等。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社火是关中农村独有的年俗。正值中午时分,记者在滋水县城城门外广场目击了蓝田社火大巡演的恢弘气势,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有着百年社火历史的柳家湾村社火总局带来了高跷队、芯子平头大巡游、大头娃娃跑旱船等节目,烘托出浓郁的欢庆新春气息。
《二虎守长安》再现悲壮历史
影视城里,斥资1亿元打造的多台演艺项目,使观众实景感受到关中风土人情和战争场面的震撼,而大型影视特技特效实景剧《二虎守长安》最为轰动。
“二虎剧场”露天场地内,上千个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每天上演三场的《二虎守长安》特效实景演出,真实地再现了91年前的那场悲壮惨烈的西安攻守战。
剧中91年前的西安钟楼、城墙、西关茶舍、德仁堂中药铺、宏源泰染坊,透着历史的沧桑。该剧运用高科技的舞美特效技术,大场面的火爆炸、水爆炸、摩托飞车、枪炮战等影视特效元素震撼逼真,惊心动魄,让在场观众“零距离”感受到极其强烈的战争视听效果,全场演出惊险的特技特效、诙谐幽默的互动参与,精彩不断。西安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50元看一场,超值!”
“二虎守长安”事件是历史留给西安人的记忆———1926年4月,北伐战争前夕,刘镇华率10万镇嵩军围攻西安城达8个月,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军民誓死守卫西安城。在这场守卫战中,西安城死亡的军民达5万多人。
(本报西安2月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