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 南朝梁 宗懔
这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 (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 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全书37篇,记载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 谓之端月。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脚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必饮酒次第,从小起。
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东京梦华录》 宋 孟元老
这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是12世纪初北宋都城开封的情况,描绘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如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额,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晩,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鳞。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徳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自灯山至宣徳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梦梁录》 宋 吴自牧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根据作者自序中“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等,推测成书约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
杭城元宵之际,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以宽民力。姑以舞队言之,不下数十。府第中有家乐儿童,各动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听,拦街嬉耍,竟夕不眠。更兼家家灯火,处处管弦。诸营班院于法不得与夜游,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睹若飞星。又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夜航船》 明 张岱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4000余个文化常识段子。
悬羊磔鸡 元旦县官悬羊头于门,又磔鸡覆之。草木萌动,羊啮百草,鸡啄五谷,杀之以助生气也。
桃符 黄帝于元旦立桃板,门上画神荼、郁垒。尧时献重明鸟如鸡。国人利宝鸡,户上悬苇索,插符。三代异尚,夏插茭苇,即今插芝麻秸。殷螺首以谨闭塞也,一名椒图。周桃梗。
屠苏酒 屠苏,庵名。汉时有人居草庵造酒,除夕以药襄浸酒中,辟除百病,故元日饮之。其饮法:先少者,后老者。以少者得岁,故先之;老者失岁,故后之。
椒觞 元日取椒置酒中饮之,谓之椒觞。以椒为玉衡星精,服之令人却老。
五辛盘 元日取五木煎汤沐浴,令人至老发黑。道家谓青木香为五香,亦云五木。庾诗:“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