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这个星期,网上一篇 《诺基亚有什么好怀念的》 文章,朋友圈里有不少人在转。
事情的起因,是所谓的“诺基亚回归”———获得诺基亚品牌10年使用权的芬兰公司HMD联手代工巨头富士康,本周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大展现场宣布,推出成立以来的第一款产品“诺基亚6”。HMD选择京东作为中国的首发电商平台,而京东标出的预售价是1699元,1月18日正式开售,最快春节前发货。
HMD 称,诺基亚6用了“全周贴合”的工艺,屏幕和边框间的缝隙基本看不出来。据来自现场媒体记者的描述,真机看起来做工精致,不过配置过低。虽然售价超过了1500元这个中档机的底线,但诺基亚6使用的处理器是高通骁龙430,和小米的千元机红米4一个级别,而在电池和充电方面,5.5寸的诺基亚6电池只有3000毫安,尺寸更小的红米4电池容量反而更大。
如此平庸的一款安卓手机,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看到真身的前提下,只因为一个“Nokia”的Logo,竟然引来一片叫好声。“王者归来”、“做工扎实”、“北欧工匠精神”、“芬兰味道”……忙着蹭热点的媒体,说什么样的好话都有。就在这个时候,来了这篇一门心思踢馆的 《诺基亚有什么好怀念的》,让人眼前一亮。
文章写道:诺基亚回归这件事,就是富士康设计生产了一款和红米配置相当,工艺和华为荣耀相仿,宣传片停留在罗永浩还没有做锤子之前手机行业平均水准的千元智能机,然后贴上了诺基亚的牌子,取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6”,在中国的一家电商上独家销售,就要卖1699元。
……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到底怀念的是什么?
在诺基亚衰落的日子里,我们用上了设计堪称工艺品,拍照足以干掉卡片机的iPhone,同时也有1000元满足日常需求,2000元不服跑个分,3000元就要×天×地×空气的国产安卓机。
有人说是质量,但是诺基亚除了砸核桃的段子,到底质量好在哪里?
有人说是良心,万年大塑料用了那么多年,在北京房价均价1万的时候旗舰就卖6999的价格,中端三四千,低端也要2000。一直到走下坡路的时候诺基亚才拿出一部设计出彩的N9,这个设计一直用到关门。
有人说是工匠精神,一个公司虽然有100年历史换了七八次主营业务、一直是职业经理人当道,哪里培养工匠精神?
……
网名“老道消息”的这位作者很为诺基亚脑残粉们的智商捉急,在他看来,诺基亚6的价格,充其量也就值1千元,开价1699元“说明诺基亚这个品牌的溢价是699元”,而699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100美元。“诺基亚这个品牌卖给HMD和富士康子公司的价格是3.5亿美元,中国市场需要至少350万个傻瓜,他们才可以收回成本”。
350万这个数字算多吗? 收回成本很难吗? 在独家销售诺基亚6的京东上,截至本周四晚间11点,诺基亚6的预约人数已经超过33万,而离正式抢购还有6天时间。“老道消息”虽然说出了大实话,但他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真的是严重低估。不服的话,这里说一个比诺基亚“王者归来”桥段还要夸张的:
话说2016年3月,国内汽车媒体忽然集中报道这样一条消息:来自德国的宝沃汽车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这条消息,让许多汽车业老江湖都感觉一头雾水:宝沃,宝马+沃尔沃? 啥来头?
宝马和沃尔沃当然不会擦出火花弄出一个宝沃,宝沃 (Borgward) 还真是一个创立于1919年的德国汽车品牌,不过1961年就已经停产,自此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蹊跷的是,两年前201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销声匿迹54年的宝沃忽然宣布复出,首款产品 BX7都市SUV正式亮相。2016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宝沃高调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车正是BX7,而BX7,是由北汽旗下的福田汽车生产的。
宝沃和宝马、沃尔沃都没关系,那它和这家主打卡车、大客车的福田是什么关系? 接下来,网上挖细节的人越来越多,情节也更加复杂,不过如果删繁就简,关键几步的套路还是很简单:2014年,福田收购宝沃品牌 (据说花了500万欧元),德国宝沃转身成了福田的子公司;接下来,德国宝沃再成立宝沃中国,并委托福田旗下的车厂为其代工生产,在广告中,BX7的定义是“德国宽体智能SUV”,这款车,厂商给出的指导价是最低17万,顶配30万———在国内,同样是起步款,卖得最火的本土SUV哈佛H6,售价是12万。
所以,对比“咸鱼翻身”后宝沃的品牌溢价,诺基亚6这次“王者归来”,还是值得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