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12
笔会

蓝屋里的青春岁月


    谢京辉

    最近,接到一位二十多年前、曾经在团市委一起工作过现定居海外友人的来信,问到了陕西南路团市委机关这幢楼的往事,不禁浮现出当年在蓝屋里的那些青春岁月、那些激情燃烧的情怀……

    陕西南路一向以人文气息浓郁闻名于世。如其30号系马勒别墅,与红房子西餐馆隔路相望,因玻璃折射的蓝光被美誉为蓝屋。

    蓝屋的前身为犹太人马勒居所,挪威哥特式的建筑灵感是其女儿梦里所遇,楼道之间似通非通恰似少女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捉摸,楼梯、扶手精雕细琢宛如一件摆件,房间西洋装饰别具一格,映入眼帘的是:天花板的画梁雕栋,护墙板的拼花图案,柚木地板的花纹图形铺设,灯具造型更是装点出了华丽,甚至卫生间也是用马赛克贴出不同的风格,这些分布在形状不同的三个楼层116间房间和走道中,房子钟楼里还夹藏着三四个房间,整幢房子的每扇窗户透着灵气,房间的每处都让人百看不厌。

    除了房屋,大花园和后花园更是衬托了建筑的美丽,绿油油的草地配上建筑轮廓,好比一幅田园风光的油画,吸引了很多影视剧在此拍摄。主建筑的后面有座二层高的附楼,楼里十多个房间,应该是下人们居住的,在主楼与附楼之间是一座能够停放四五辆小车的汽车间,穿过附楼首先见到的是6间连排的马厩,马对房子主人是有特殊意义的,正是赛马让其赢得了连同蓝屋在内的财富,这种感情在大花园留有一匹石头马为凭,也许后花园是用来放马的。虽然这些后来被改造成了机关的办公室、阅览室、食堂、宿舍、招待所、浴室,但是当年的痕迹依然可见,可以想象马勒一家在此生活的情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首任市长陈毅将此留给上海的年轻人,作为上海团市委机关继续青春寻梦之路。当年一批二十多岁来自部队、地下党、农村、企事业单位的一百多位青年人经过组织挑选在此从事青年工作,蓝屋成了上海青年的地标。

    蓝屋成为团市委机关后,每间房子安排给了各职能处室,进门走过大厅是学校部、权益部,翻过楼梯是少年部,拾级而上在二楼的是青农部、市区部、组织部,走过楼道是宣传部,登上三楼是办公室,对门是研究室,到底才能发现青工部。钟楼里被安排了 《团的生活》 杂志社,这些人数不多的处室,开展各种活动的能量却不小,担当起了组织、协调、策划全市上百万青少年活动的责任,可以说蓝屋记载着半个多世纪上海青年史,满载着一代代人青春年华,那些曾经在此度过青春岁月者一定不会忘记了,那些带有时代特征的活动和激情。

    蓝屋也是笔者工作过九年的地方。从基层来到团市委青农部工作是一个大转折,青农部的办公室窗口正好面对着门房间,窗户无论什么角度视觉效果出奇的好,木门、钢窗、护墙板非常柔和协调,房间的保暖效果极佳,虽朝北也不感到寒冷。在团市委青农部工作期间,办公室成了郊区信息汇总地,每逢重大事情必须及时准确上报材料、准确无误地传达精神,当时通讯不发达,必须用老式手摇电话通知到210个乡镇团委,每次打电话需要花上三四天时间,有时一次打不通,连续几天打,有时晚上还要接着打电话。虽说打电话并不复杂,但连续干确实很烦很累。可是,打电话是当时唯一的最快的联络工具,也是机关干部的看家本领,有时直线、总机一起上,养成了电话号码过目不忘的记性。打电话虽琐碎,也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恒心,同时,建立与基层团干部们的特殊感情保留至今。

    对蓝屋的进一步感情始于管理这幢建筑,1990年奉调办公室开始了对蓝屋的管理,因房屋属于保护建筑,丝毫不敢懈怠,特别是有过房屋大修的经历,加深了对蓝屋的每寸瓦片、史料的了解,比如,在陕西南路上90米长的耐火砖围墙,精工细琢,据说工人每天只能砌十六块砖,足见工匠精神,屋顶是用铅铸成的,可以耐高温,防腐蚀,房屋的桩头是用木头打造的,浸在水中百年不腐,花园草皮是英国进口的老虎草,可保四季常青,还发现了暗藏的保险箱。记得蓝屋大修期间,突遇雷暴雨,当时屋顶全部被掀开,盖上油毛毡也盖不住倾盆大雨,无奈机关紧急动员,书记、部长、机关干部一起上,大家用身体硬是保住了大楼不被雨水冲入,守住了蓝屋的安全,每个人几乎成了落汤鸡……面对困难,所有的人齐心协力,不分彼此,这是蓝屋里的人的优良传统,也是造就未来人格的重要方面。经过四年多的打理,让人欣慰的是蓝屋完好无损,有了继任者。虽然过了二十多年,上海团的事业也早就超越了蓝屋时代,但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蓝屋的往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