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10
影视

“大片”之外的张艺谋


    张祯希

    《黄土地》(摄影)

    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摄影

    八路军文工团员顾青到陕北黄土高坡采风,住宿在当地民歌手翠巧家里。年轻的翠巧通过和顾青的接触,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兴趣,但在贫穷和旧风俗的压力下,翠巧被迫嫁人,她试图逃亡,却香消于黄河中。本片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也是张艺谋屹立于中国影坛之时。片中大色块的运用、西北民俗的展现以及反思性叙事,显示出第五代导演的美学旨趣与历史视角。

    《红高粱》(导演)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影片金熊奖

    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

    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

    影片以童稚的视角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传奇故事。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奶奶和爷爷冲破世俗相恋,奶奶死在日本兵枪下,爷爷率村民抱着土雷冲向日本军车。全片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风格豪放,充满视觉冲击力。影片除了对土地的礼赞,更表现出对未经污染、蓬勃原始的生命力的礼赞,承载着一种坦坦荡荡的生命观。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

    第48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影片讲述的是黑帮内部血腥悲情的纷争。“歌舞皇后”小金宝一心想摆脱唐老大的控制,却无能为力,最终被杀死。唐老大避难孤岛时,收养了一个孤女,而女孩的命运是成为下一个“小金宝”。本片与张艺谋以往作品大相径庭,集纳偷情、火拼、江湖纷争等一系列吸睛元素,具有较强的可看性。然而,作品在整体氛围的塑造上流于灯红酒绿的形式化表达。张艺谋本人也曾表示,《外婆桥》 是他自己感到遗憾的作品。

    《我的父亲母亲》 (导演)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银熊奖

    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

    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

    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回乡为父亲办理后事,睹物思人,牵出父母亲年轻时珍贵纯真的恋情。片中,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体现出诗意的氛围与浓厚的怀旧气息。为了追求一种“淡”的散文化境界,张艺谋曾动手剪去许多故事性的镜头。这也让该片一度陷入缺乏情节,缺乏故事,人物过于单一的质疑。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影片形式大于内容,漂亮的画面取代了应有的历史纵深的思考。

    《大红灯笼高高挂》 (导演)

    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

    影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 《妻妾成群》,大学辍学的颂莲被贪钱的母亲逼着嫁进陈家大院,成了老爷的四太太。颂莲涉世不深,生性反叛好强,她的青春韶华终葬送在红灯笼高挂的深宅大院里。电影开始于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从一开始就渲染出的悲剧氛围持续到结尾。影像主要采用暗黄与冷淡色调,故事发生的时间多为熹微的清晨或夕阳西下之后的日暮时分或暗黑的夜晚,陈家宅院显得阴森幽冷,而“老爷”则全程没有正面出镜。影片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压抑、悲凉。

    《秋菊打官司》 (导演)

    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

    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演员

    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

    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摄像机被安置在西北某个小城镇市集的道路中间,画面充满了流动的人群。秋菊就在这样水流般的人群中“随意地”走到镜头前,挺着大肚子。村妇秋菊因丈夫与村长争执时被对方踢伤,她找村长理论不得对方理会,为争一口气,她把村长告到了乡政府,经调解,村长虽答应赔偿但态度蛮横。被激怒的秋菊誓要“讨个说法”,于是有了影片开头的一幕,她挺着大肚子来到县城,开始漫漫告状路。影片最大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根筋”的农村妇女秋菊,因简单而有力。

    《山楂树之恋》 (导演)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故事片奖

    自 《英雄》 之后,在张艺谋的作品中,《山楂树之恋》 是一部和他“自我”历史经验最为切近的作品。面对市场诉求,这部电影被浅显地定义成“纯爱”的展示。但事实上,这是一部暗含着张艺谋自我判断的作品,这个判断看似关乎“爱情”,其实是关乎对“历史”的态度。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