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
4
专版

金山:打造城市生态滋养地


金山铁路一列动车穿过油菜花地
金山新城满目葱郁

    在11万亩森林总面积的基础上再新增1.5万亩防护林;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城市公共绿地6个;形成15个左右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部生态圈,拓展区域生态绿核;建设国家海洋公园,打造滨河生态廊道和生态湿地……迈入“十三五”,金山谋划的一盘恢弘的“生态大棋”,已经开始落子布局。

    事实上,这些年金山始终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坚决落实中央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心要大、力度要大、工作落实要严、责任落实要严”的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显现出人民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

    2013年—2015年,金山环保累计投入达到61.5亿元。大气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前11个月金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5%;河道水质初步改善,IV类水从2012年的7.1%提升至42.9%,而14条重点骨干河道劣V类水则由78.1%降低至7.1%;绿化面积不断提高,新增各类绿地建设66.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4.8公顷;河道治理成效初显,仅2016年就完成河道“三清”22.8公里,拆除沿河违建4.92万平方米。

    此外,金山在“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共拆除违法建筑259.0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25万平方米任务量。其中,市级整治重点朱泾镇新泾村803亩“五违”地块完成整治,并与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城市更新”理念,建设工业遗址公园,规划生态绿地,设立公共配套服务区域,打造“特色小镇”。而另一市级综合治理重点地块,面积3.07平方公里的金山卫镇农建村、卫通村区域,目前所有违建已全部拆除,治理工作逐渐由“拆”转“建”,并将建立常态管理。

    “随着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按照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金山打造成为城市生态滋养地的路径,推动生态不断向好,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金山区委书记赵卫星表示,金山注重生态优先,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持续优化,未来要继续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协同推进“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建设,努力营造空气清新、河道整洁、植被环绕的优美生态环境。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金山将消除劣V类水质水体和建成区黑臭水体。实施41公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170公里重点区域、重点河道以及重污染河道治理,未来五年实现全区镇村河道轮疏一遍。全面完成建成区未纳管污染源截污纳管,建成区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建成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及排水管网维修改造工程,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

    “十三五”期间,金山还要进一步为全市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将围绕“一园、二道、二网”绿化总体规划布局,力争绿化覆盖率达到38%,森林覆盖率达到15%。严守城市生态边界,推进工业园区、大型环境基础设施周边的防护林带建设。另外,还要推进滨海湿地建设,围绕湿地水质系统净化、科普教育和景观游赏等功能,实施湿地基底修复、湿地植被恢复、水体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建设湿地净化展示区、盐沼湿地恢复区、生态廊道缓流区以及自然湿地引鸟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复合湿地景观。(公维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