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作为评委,对选手们的作品进行提问和点评。
■本报记者 张鹏
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记笔记,会不会影响学习效果,能否有“一举两得”的办法?平日总觉得自己文具不多,若整理起来却发现文具浪费挺严重,甚至还会引发同学之间不良攀比,这个难题怎么破?
日前,在2024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暨第22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总决选中,这些日常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成了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出发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金亚秋、陈晓亚等,都是此次“小院士”评选的评委。在颁奖环节,不少评委有感而发、有话要说。近年来,面向青少年的各类科创赛事和评选如火如荼。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题探究,提出奇思妙想,赛事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往往变了味,不少学生的课题过于“高深”,往往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相比之下,在今年的“小院士”评选中,一批脱颖而出的获奖项目,其实谈不上“高大上”,却多了几分“接地气”的亲近感,获得评委们的赞许。
特设“创新创意”主题,比拼想象力
今年,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依旧热度不减,大赛共收到全市16个区500余所中小学申报的5000余个项目,相比去年课题申报数量增长了16%。特别是,今年参赛的小学生数量超过了初中生。在闯入“决赛圈”的20名候选人中有13名小学生、7名初中生。
鼓励更多学生提出奇思妙想,是“小院士”评选的初衷之一。这从此次赛事的设置和变化上也能窥见一斑。大赛在原有的创造发明、自然生态、智慧城市等板块基础上,特别增设了创新创意主题,选手们可以基于日常的学习发现和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创意设计。
徐汇区建襄小学学生季圣哲是参评“小院士”的学生之一。他提交的创意,源于自己的一个“梦”。儿时,季圣哲曾梦到自己坐在一朵美丽的玉兰花中央。日常生活里,他看到路边两旁的座椅大多是木质的长方形,缺乏美感,舒适度也无从谈及,于是便想到将座椅设计为白玉兰花瓣的形状。“没有人时,座椅可以合起来,像含苞待放的花苞;行人或游客要坐下时,座椅自动打开犹如盛开的花瓣。”将自己的“梦境”转化为科创作品,季圣哲在父亲的帮助下,自学了数学建模、3D打印等知识,踏入了科技创新的世界。
进入初中阶段,课堂效率常常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园南中学八年级学生钱芯雨细心地发现,如果同学们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总是匆匆忙忙。为此,她设计了一款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笔记记录与知识扩展系统。这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课堂笔记自动记录与整理系统,将传统黑板擦与教室内的摄像头实现联动。简单说,就是当老师准备擦掉黑板上的内容时,系统会自动捕捉板书信息,并通过物联网传输至智能体平台,自动生成知识点总结,减少同学们记笔记的压力,把更多精力用来认真听讲。
青少年科创作品评选,“参与度”是重要标准
作为“小院士”评选活动的评委,陈凯先在点评时谈到,今年的学生作品中传递出两个特点:一是青少年对科技前沿十分关注,不少课题中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科技成果;二是很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实际出发、从民生需求出发,提出了不少好问题。
陈凯先坦率地说,过去,不少中小学生的科创项目看似科技含量十足,但其实大多是家长、老师“越俎代庖”,帮助学生完成了课题。因此在今年的评选中,评委们更在意的是科创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究竟有多少。“我们希望激发更多学生提出奇思妙想,在心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坚定投身科学、奉献科学,将来以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信念。”陈凯先说。
“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暨第22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经过几轮评选,王振羽、华亦肖、李坤恩、季圣哲、周岂加、周佳欣、周奕呈、郑煜峰、钱芯雨、黄博10位队员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