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军
剧院外,是新建的现代化楼宇;剧院内,是传统的古典式设计,尤其舞台美术按故宫环境打造,演出格局仿宫廷形制,令人产生不同于一般镜框式舞台,更不同于街巷勾栏、亭台家班的宫廷戏的既视感。日前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就是这样一台“从传统出发、到当代中来”的作品。
这是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开展文旅结合、跨界融合的戏剧作品和文化产品,意图十分明显——通过驻场演出、系列演出,激活传统文化IP,营造当代“谷子(Goods)效应”。《太和正音》将“三条老传统”加以集成——故宫物质遗产的“文物活化”、中华民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节令活化”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活化”。通过叠加表达、融汇展示,不刻意、不勉强、不卖弄、不张扬地体现为“一把好谷子”,体现出更高的文化自信。
《太和正音》的创新之意主要体现为对折子戏的当代表现力上。《太和正音》对折子戏的形制有创新,其打造新时代昆曲折子戏的意图已有显露。从舞美虚实处理看,实体布景依旧空灵,虚拟布景则内容多、变化缓,加上灯光变化、烟幕烘托、服装靓丽,呈现了传统折子戏所没有的“复古而不老旧”的审美效能,方便当代观众产生代入感。从演出内容处理看,把传统折子戏演出重技艺表现力、轻内在文史性,转为两者并重,并使技艺性为文史性服务。这应该是新时代戏曲折子戏的创演趋势和方向。最重要的是,《太和正音》并不因其折子戏的素材而放弃了对整体戏剧的追求,尽管还有些不理想之处,但主创把每个折子戏乃至整台演出作为整体戏剧来对待——当然,这对观众也有审美要求。
或许,我们不妨把《太和正音》视作继承、弘扬海派戏曲老传统的一把好“谷子”。上世纪海派戏曲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在收获巨大成就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拼贴、粗滥的作品乃至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现象,在去芜存菁、优胜劣汰上的时间成本很长,原因十分复杂。新时代以来,上海戏曲一方面继承老海派传统,一方面探索新海派规律,基本避免了大量走弯路、大批出劣作的情形。究其原因,也很多样,诸如戏曲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艺术经验的积累、文化自信的增强,还有科学调研论证、精准实验探索,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底线意识与时尚文化的创新思维相结合,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成功率。
(作者为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