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1-25 第2815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

万方:怀念那时的你们

       李伯伯(巴金本名李尧棠)是爸爸的一生挚友。
      
       当年《雷雨》写完之后,爸爸把剧本给了他和巴金一起办《文学季刊》的好朋友。一年后,巴金在抽屉里看到《雷雨》的剧本,读后感动流泪,决定立刻发表出来,那是他们结缘的起点。还记得爸爸的话剧《家》完稿后有些忐忑不安,怕巴金不同意他的改编。而巴金读完后,却欣然肯定,这给了爸爸很大信心。从创作到演出,话剧《家》自始至终都获得巴金热情的支持。
      
       上海徐汇区武康路113号现在是巴金故居纪念馆了。小时候,我曾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玩,草坪上有一架秋千,我坐上去荡呀荡呀,爸爸和李伯伯坐在宽大的廊子上谈天,妈妈和蕴珍阿姨在屋子里说话。到吃饭的时候,两家人就一起热热闹闹地去吃饭。
      
       往昔热闹的光景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楼客厅里随意而安宁的陪伴。两个老人各自坐在沙发里,隔半天才说一句话。就像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的台词所言:
      
       “你既无青春也无老年,
      
       而只像午后的一场睡眠,
      
       把两者梦见。”
      
       后来,我爸住院,恰好李伯伯也在住院,他们就各自在医院的电话间里通话。结果两个人还都听不清,在电话间里喊话:“我要去看你!你什么时候来?”更多的时候,两人是以书信交往,我爸不是一个有条理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马大哈,他自己的文字极少保存,但是他居然把李伯伯的信都有心地保存起来,可见何等珍惜。
      
       我常想,他们那一代人的生命是有分量的。今天的人,或许包括我自己,都变轻了些。时代在变,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令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方便,甚至过于方便,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思念。而这种思念实际上缔造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尤其是诗歌,而我们现在却很少再有这样的情感了。
      
       我希望时光倒流,回到那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看你,那时候我还是孩子,那时候你们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