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存宽 李红丽
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正值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上海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和全球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上海方案。
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谋划城市发展和开展城市管理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建设美丽上海,须以人民城市理念为价值遵循,始终将人民群众包括优美生态环境、适宜人居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力量和自觉行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一方面,建设美丽上海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更优的供给服务人民,并及时充分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续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美丽上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把建设美丽上海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市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倒逼传统生产方式、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和价值实现。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严格的管控与约束、规制与调整,把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把建设美丽上海转化为全社会的行为自觉,汇聚起美丽上海建设的强大合力和持续动力。
持续优化开发保护格局,绘制一幅生态宜居、经济繁荣、共治共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新画卷。城市更新贴近人民需求进行规划、建设、治理、评估,更加包容多元,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滨水空间品质持续提升,扮靓“生活秀带”,建强“发展绣带”。上海打造公园城市,已建成800多座公园。建立规划师、景观师、建筑师“三师联创”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乡共融的市域空间风貌体系和沪派江南格局。城市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持续优化功能、不断提升品质,不仅将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照进现实,更成为讲述美丽上海故事、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魅力的生动载体。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不仅促进了相应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带动了宝山、金山“南北转型”,打造传统工业地区转型样板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8%。上海正积极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探索碳足迹管理体系,高水平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1月起施行的《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为推进上海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推进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筑牢美丽上海建设的生态根基。坚持清水为民、还岸于民的原则,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水平;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建立了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打造了一批垃圾分类示范亮点。“15分钟生活圈”的美丽街区建设,着眼的都是百姓身边事,不仅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让百姓近距离见证和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家门口”变美变好,而且,这一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居民意见,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支持和积极参与,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构建韧性城市,构建美丽上海的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优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在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上海全面实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加强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减少危化品产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或爆炸等事故灾害,积极组织环境应急演练。积极应对台风等灾害天气,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运行秩序,展现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城市韧性。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精心绘好超大城市治理的“工笔画”。通过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合作机制,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通过“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优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