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筱丽
“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72岁、进入古稀之年的话剧院青春不老的时代风采。”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秘书长郦国义,如是感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今年上海驻演给予他的惊喜。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北京人艺这个中国话剧界标杆携《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台大戏“矩阵式”与上海观众见面,市场反响热烈,大部分场次一票难求,并刷屏社交网络。
“北京人艺不愿成为‘躺在功名簿’上的剧院,在传承好丰厚家底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作品和艺术形式。”昨天是驻演收官之日,“在艺术节,遇见‘京’彩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驻演主题研讨会”在锦江小礼堂举行,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及濮存昕、杨立新等演员代表与沪上文艺界人士展开深度交流,探讨如何不断擦亮金字招牌,以及新时代话剧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艺术“老店”的传承与创新
“北京人艺驻场演出掀起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文化狂欢,门庭若市,人头攒动。”在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眼中,北京人艺曾由郭沫若、老舍、曹禺主导,焦菊隐执导,并拥有于是之领衔的演员阵容,是中国戏剧界最负盛名、最具标志性的表演艺术团体。“此次驻演的五台剧目,一剧一格,展现了这家艺术‘老店’坚守中国戏剧现实主义精神,多元呈现,守成开新的艺术实绩。演出中演员不分主配、全身心的投入,使每一个角色都生动鲜活,使每一台剧目都散发着强大的生命气场和艺术的感召力。”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在《茶馆》《哗变》里看到了北京人艺对自己风格的自信和坚持,也在《日出》《杜甫》中发现了剧院的创造力。“一个剧院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剧院。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戏剧的话,那也不是一个大剧院应有的风范。改革开放以后,北京人艺在这个方面更加自觉地努力,这是一个剧院生生不息的动力。”
关于继承与发展,老戏骨杨立新直言不讳,对自身的高要求、不放松是剧院的立身之本。北京人艺是国内唯一一家不用麦克风的话剧演出团体,“这不仅是习惯,而是对演员的要求。如果在这个舞台上不戴话筒观众听不见,你就不要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表演的质量、追求和水平。”
“《正红旗下》里有40多个角色,《茶馆》里有70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能让人记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谈到,北京人艺在剧作和语言上,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丰富的方言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剧中人物更具有生活气息。同时演员的表演风格真实自然,注重情感的表达,五部作品通过人物命运的刻画,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两个话剧重镇的交流与碰撞
北京和上海都是话剧艺术的重镇。从上世纪60年代算起,北京人艺多次南下演出,京味戏剧与海派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濮存昕回忆北京人艺1988年来沪演出,也是带了五部大戏,很是轰动,报纸上一篇报道却给了他们警示。“我清楚记得这篇报道的标题是《北京人艺的旗帜还能打多久》,当时北京人艺老一批演员正逐渐告别舞台,面临新老接棒的问题。这句话一直激励我们,我觉得这是肺腑之言,爱之深切的忧患意识。也正因此,我们这一批下决心开始演《茶馆》,一直到今天20多年,戏稳了一些、深了一些,演到这个时候又该交班了。”除了来沪演出,濮存昕也爱看上海同行的作品,谈及上海的舞台作品如数家珍,“我愿意接他们的‘气’,受益匪浅。作为同行,我为两地的文艺特别是戏剧的交流喝彩。我们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原艺术总监吴孝明将北京人艺此次上海驻演比作“石库门和天安门的一次对话”,“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观众,被剧目和演员的魅力吸引走进剧场。全国观众的热情,更加促使创作者去思索中国戏剧未来的走向,该拿什么作品回馈给观众,所以我们要呼唤一批好的剧作家、好的导演、好的演员。”
在沪驻演期间,北京人艺的艺术家多次前往上海戏剧学院与师生们交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感慨,北京人艺对表演坚守的定力和对高水平艺术的追求让上海戏剧学院收获良多,“这次演出证明两地的文化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奚美娟表示,此次驻演规模大、时间长,剧目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演艺精湛,既是北京人艺演艺实力的全面展示,又给了上海话剧界、文艺界一次深入学习、广泛交流和彼此提高的大好契机,“演出会结束,由此留下的艺术话题却不会结束,还将继续被热烈地讨论下去。”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文汇报社、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