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0-23 第2812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向“强功能”跃升

超前布局,为创新加速为产业赋能

       ■本报记者 沈湫莎
      
       19、12、11、9、8、6、5、5——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自2017年发布“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以来,上海历年的排名变化。这串形似音符的数列,代表着上海科技创新高度、速度、浓度的持续提升。
      
       当前,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正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能”跃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范式加速演进,上海正以超前布局保持战略敏捷,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创新加速为产业赋能,在不确定的未知中把握确定的未来。
      
       向未知:基础研究“深蹲”
      
       置身浦东张江大科学设施群,由上海科技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计划明年出光,建成后将在光子科学领域形成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格局。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峥嵘介绍,借助SHINE比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高十亿倍的峰值亮度,科学家有望回答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比如真空中物质是如何从量子潮汐中“由虚变实”的。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国之重器。目前,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20个,其中已建成11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5个,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全国领先。
      
       向着未知的科学疆域进发,2023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总数的26.2%。 ▼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全市共启动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5项,45个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四大领域的前沿探索获立项。
      
       基础研究的“深蹲助跑”离不开长期稳定的支持。五年来,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4%提升至4.4%左右。基础研究投入从2013年的54.87亿元增至2022年的180.59亿元,占研发投入比重从7.06%增至9.11%。
      
       “大手笔”之外,基础研究的立项机制、支持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久前启动建设的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坚持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尚思学者”系列计划支持科学家潜心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今年,探索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的“探索者计划”有8家龙头企业加盟,“新朋友”比例高达75%。
      
       向未来:产业创新“行远”
      
       2023年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5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7%。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新一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方案,到2027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超过8000亿元。增量何来?答案在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强三大先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链条突破,以创新药械带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以底层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迭代升级。今年以来,上海已有5款1类创新药、9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超过去年全年;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建成,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
      
       站在上海版图向东看,张江高新区以全市8%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80%的三大先导产业总产值、外资研发机构和科创板上市企业,正加快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迈进;向西看,“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已聚集4000多家企业,正朝着万亿市值的世界级“科创湾区”奋蹄扬鞭。从全局看,2023年上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9%。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93家,总市值全国第一。
      
       当曾经的科学幻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场景,上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设立张江、临港、大零号湾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时围绕生物制造、量子计算、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加强颠覆性技术多路径探索和比选寻优。今年9月,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创新源头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向未艾:鼓励青年“拔节”
      
       最新揭晓的2024年“科学探索奖”名单中,上海有4名科学家入选,其中2位获得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支持。这一面向35岁以下“青科”的人才计划已持续开展了33年,走出了约20位两院院士,成为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摇篮。
      
       青年是创新的主力,上海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不断为年轻人“拔节生长”优环境、搭平台:由上海交通大学三代师生组成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团队,平均年龄32岁;承担北斗导航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团队,平均年龄31.7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领衔的大型客机电传控制律研制体系攻关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无论是从0到1的探索,还是全球同步起跑的未来产业,都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唯有人才是不二选择。以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抓手,上海聚焦战略必争、体系必备、发展必需领域,加快引进顶尖科学家和团队。由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领衔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半年已吸引48名全球学者加盟,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科学家团队。
      
       创新筑巢,培梧引凤。目前,在沪两院院士187人,占全国总数超过10%,外国人才集聚度和高端人才总量持续位居全国首位。为进一步营造全球人才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上海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对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放权松绑;同时深化完善“包干制”试点,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完全赋权”改革,让科研人员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