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方
“火花飞舞,烙铁铸钢;汗水挥洒,烈焰闪耀。”舞台上的巨型钢铁结构,象征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创作资助项目、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以下简称“全总文工团”)原创工业题材音乐剧《逐梦》,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演出”参演剧目,于10月19日至10月20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三场,唱响中国铁路人劳动赞歌,收获好评如潮。
今年5月首演于中央歌剧院的《逐梦》由全总宣教部、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指导,全总文工团、北京陵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全国十大产业工会支持。这部以高铁研发为背景的工业题材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中国铁路职工追求梦想、为国建功的时代群像。此次《逐梦》参演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上海礼赞新时代中国工人精神风貌。
《逐梦》出品人、全总文工团党委书记、团长钱磊介绍,中国铁路的发展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倾力打造这部音乐剧,就是要艺术化地记录和展现这一光荣历程,展现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和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期待这部作品能给更多上海一线工人带来心灵共振。”《逐梦》总策划、全总文工团常务副团长兼艺术总监、主人公陈雨虹扮演者陈思思表示,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中车集团与各铁路部门调研,与工匠师傅们座谈,演员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体验,中国铁路事业取得的成就浓缩在不少极具代入感的场景里。
一首首奋斗的赞歌,触动了沪上观众的心弦。“追逐梦想的过程是艰苦、艰难的,也是伟大的,这部音乐剧瞬间把我带入到中国铁路发展史上那段峥嵘岁月,看到国家能有强起来的今天,十分感动。”全国先进工作者徐敏表示。作为一个曾经经常因为工作而不回家的交通海事工作者,上海观众姜龙观看《逐梦》之后,深有感触。“中国人,靠自己。无论是引进吸收还是自主创新,背后都浸透了我们产业工人的汗水和无尽的智慧,背后都有着无数家庭的默默奉献。”姜龙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时,自己买了绿皮火车的站票,历经30多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而现在坐着复兴号刷着手机,几个小时就能到想要去的地方,而且安全、舒适、便捷。
演出期间,全总文工团还受邀携音乐剧《逐梦》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与来自国内外的文艺从业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