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琦敏)昨天,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丹尼尔·法鲁什研究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存在于土著人群和食肉动物中的古老幽门螺杆菌生态种。该生态种与土著群体相关,并在西伯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智利的人群中被发现。
研究团队利用来自全球近7000个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的数据集,来研究该细菌的传播情况。这项研究将幽门螺杆菌的生态种定义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流行的“Ubiquitous”,另一类是“Hardy”。
尽管这些生态种的基因组在大多数情况下源自相似的共同祖先,但在“Hardy”型的基因组中,约有100个基因组区域内展现出了不同生态种独立的基因库演化模式,体现出独特的进化历程。研究团队提出,“Hardy”专门适应于生活在肉食人群的胃中,因此今天我们胃中细菌的遗传变异可能揭示了祖先饮食习惯。在“Hardy”生态种中,大多数菌株编码了额外的依赖铁的尿素酶,这一点与来源于食肉动物宿主的幽门螺杆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