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0-07 第2810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3版:综合

31年前1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如今申城轨交网络规模和全自动运行线路里程等均居世界前列

攻克“不可能”,持续创新成就“全球第一”

1993年5月28日,1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采访对象供图)早高峰期间的8号线江浦路站。 图/视觉中国 制图:张继
       讲述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 陈文艳
      
       整 理:本报记者 张晓鸣
      
       国庆前夕,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康恒路站开通初期运营。
      
       如今,乘坐在快速、便捷、舒适的地铁车厢里,在纵横交错的轨交网络中穿梭,已融入人们日常。
      
       经过30余年发展,密布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展现着这座超大城市的发展脉动,也成为人们体察城市的一个具象窗口,工作日全网日均客流保持在1200万人次左右,最高单日客流突破1340万人次。
      
       对于陈文艳来说,1985年毕业之后进入隧道院,“我的职业生涯恰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同龄。从无到有,我既是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逐梦者、圆梦者。”
      
       从零突破,创造奇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就提出了规划建设地下铁路的构想。
      
       但有外国专家在上海实地勘察后,曾下过这样的定论:想要在上海这样地质疏松的软土层造地铁,就像阿基米德在宇宙寻找一个支点撬动地球——几乎不可能。
      
       除了地质资源禀赋不足,技术、资金、工程难度等等,每一个都是不折不扣的难关。但上海地铁人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去钻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克难创新,地铁就一定能建成。
      
       1963年,在浦东塘桥试验场,上海地铁人在农田里试推了直径4.2米的盾构,在地下成功掘进了100多米隧道,开创了世界先例。多年之后,这个试验隧道给了陈文艳最早关于地铁的感官印象。
      
       “我与地铁有缘,因为我恰是在1963年出生。工作后,看到与我出生同年留下来的试验隧道遗址,就不禁在想,老一辈专家找到了‘支点’;而我们则有机会通过努力和创新,把蓝图化作现实,让不可能成为可能。”陈文艳回忆。
      
       从1993年试运营开始,1号线分5段陆续投入运营。陈文艳的角色也随之不断提升转变,从了解和学习地铁知识,到设计专业负责人、科研课题负责人,最后成长为整条线路的总体设计负责人。
      
       其中,1号线北延伸段是我国第一条“上为高架道路,中为轨道交通,下为地面道路”的一体化高架工程。陈文艳领衔产学研团队一起研究,攻克了Y型一体化双层桥墩结构技术难题。这种国内首创的结构,既保证了结构安全,也为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创了道路轨道交通空间相结合的建设发展新模式,大大节约土地资源。经过多年运营考验,线路运行情况良好。
      
       巧合的是,陈文艳的女儿也生于1993年。在她看来,上海轨道交通如同自己孩子一样,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渐茁壮成长。经过30余年发展,如今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831公里、车站509座、列车保有量超过7500辆,位居世界前列。其中,5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共167公里,线路数量与总里程在世界城市地铁中位列第一。▼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绿色低碳,智慧赋能
      
       很多人来到上海,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于地铁。近年来,弱冷车厢、大型行李寄存等人性化举措不断上新,让城市出行有了更为妥帖体感和细度考量。
      
       不久前,外交部副部长、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在其海外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位英国博主惊叹上海地铁站科技感的视频,并配文称:中国的未来派地铁站正在将科幻小说变成科学现实。该视频中出现的15号线吴中路站,就出自陈文艳团队的手笔。
      
       吴中路站,被誉为“上海最美地铁站”。站点采用无柱拱顶结构,显得宽敞明亮。黄浦江两岸天际线则以76米长画卷呈现于站厅拱廊,把车站空间打造成一幅蕴藏无限可能的城市画板。
      
       陈文艳介绍,无柱车站顾名思义,是通过选用特殊的结构类型替代常规的梁—柱受力体系,从建筑空间中消弭“柱子”这一传统结构构件要素,将原本视线上被分隔成数段的车站公共区整合成一个完整空间,给予乘客敞亮的车站环境及新颖的室内体验。
      
       除了建筑美观的考量,结构上采用“预制+现浇叠合”工艺进行大跨度拱形顶板的施工。该工艺为国内首创,有利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实现无柱大空间,不仅大幅减少顶板现场支模的繁重工作量,还可节省约50%的施工时间,优化工艺流程。
      
       时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段线路、每个站点,都有因地制宜、或大或小的突破与创新,或体现在规划设计中,或体现于施工工艺中,或呈现在运维管理中。创新,已成为上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力量基点。
      
       随着地铁网络化进一步完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逐步由之前大规模的新建,转向精细化的更新改造。2018年,陈文艳负责了5号线既有线“不停运”改扩建升级。
      
       “边建设、边运营、边改造,三者之间不能有大的影响冲突,须同步有序实现,且时间和空间有限,其施工作业难度可想而知。”陈文艳介绍,“最终,我们完成17个专业近百项更新改造,为未来进一步增能提效创造良好条件。”
      
       未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者将在数智化背景下,结合新建和更新项目,持续为轨道交通赋能,让市民游客体验绿色出行、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