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0-01 第2810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读书

阅读经典也需要“拐杖”

《中学生一读就懂的〈经典常谈〉》蒋远桥 编注 中华书局2024年出版
       ■ 邬国平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我喜欢其文字好,准确、洗练、从容、清通,与书中介绍的经典著作的光彩相映成趣。朱自清在书里说道:“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把这句话移来称赞《经典常谈》,也很恰当。大家都了解,写作达到这一要求有多难。介绍经典著作的文章,作者常常会因自身的气为名著所摄,态度拘泥,写得板正而乏味,虽然书中的要义被剔出,知识也呈现了,但经典作品的大段好处可能因介绍的文字枯燥刻板,或刻意求深而淹没不显。《经典常谈》不同,它节节生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一旦翻开,只想顺着一直往下读,让人爱不释手。
      
       《经典常谈》撰成于1942年,作者编撰此书主要是面向中学生普及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文化精神和知识,也期望能引起成年人阅读的兴趣。全书分13篇讲解古代典籍,一部分是历史上被奉为“经”的儒家要典,其他分别是先秦诸子、史书名著和一些诗文集。朱自清认为,经、史、子比集部书更加重要。他统称这些书籍为“经典”,表现出对这些典籍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珍视。这反映了经历近代社会激荡、新文化运动之后,重新衡量古典价值得到的新认识,既不同于以经部图书傲居群籍之首、尊经读经的旧意识,也不同于视古典作品为无用之故纸的偏激主张,而符合文化传承发展的潮流和要求。《经典常谈》自出版以来,不断重版,受到读者重视,根本原因在此,否则,文笔再好也难使落后的观念具备魅力。
      
       朱自清提倡读古代经典,反对仅凭记诵,食古不化,主张帮助读者理解作品,食而化之。他认为对经典作简明的注解,或译成人人能懂的白话文,都是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拐杖的作用。他自己则采取解说的方式,说明经典产生的条件和过程,讨论其主要的内容、价值、特色和流传情况,也道出不足,化深奥为明白。他解说经典总会带出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比如谈到《礼》,说书里提到的一些规定,“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其中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儒家称道的礼,有些只是他们的理想,后来渐渐成为“不近人情的伪礼”,人们攻击“礼教是吃人的”,指向的正是这些“伪礼”。这类解说举重若轻,破除理解的壁垒,有利于读者克服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畏难情绪,引发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读者对古典作品的语言和具体内容必然会越来越陌生,理解和掌握自然也越来越困难,因此需要有人不断地在古代经典和后世读者之间构架理解的桥梁,包括在经典的解释之作与接受这些作品的读者之间进行沟通,释疑解难,帮助读者顺畅地阅读。这就叫文化传承,是需要一代一代人持续做的。
      
       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中学生一读就懂的〈经典常谈〉》一书,由蒋远桥编注。这是个《经典常谈》的注解本,编注者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题解、注释、段意概括、增加拓展阅读内容(从经典和名作中选取部分段落并译成现代汉语)、撰写导读(即冠于全书的《阅读引导》)。
      
       编注者撰写的《回到历史现场看〈经典常谈〉的创作》一文具体叙说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的缘起及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仅揭示了此书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还将“朱自清作为教育家识见高远、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清晰地描述出来,使读者读其书,同时又更多地了解了作者。朱自清在介绍和分析经典作品的内容时,为了保持行文流畅和一致,很少直接引用原文,或者是叙而不注,或者只注明见某书某篇,提示读者自己去寻找原书进一步阅读。编注者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加注,又将提示性的见某书某篇涉及的原文一一找出注明,节省了有意想了解原文的读者的时间。这么做的好处,不仅能让读者领略到原文风采,还可以通过将原文与转述文字两相对照,对朱自清严谨的行文措辞产生直观的认识。我们常常读到有些作者引用或转述原文,犹如脱缰野马,不顾原文意思,任凭自己需要信笔而谈,十分随意,无法与原作进行比对,这当然是一种失实的文风。编注者所做的这项工作,除了可以增加学生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外,还可以让他们从朱自清的作品中,学到在写、说中如何准确转述他人语意的艺术,养成正确的写作态度。
      
       “拓展阅读”是书中颇有创意的部分,采录的作品和语段都是编注者从经典中精心挑选的,兼顾内容的代表性、流传的广泛程度、与中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适配性,辅以明白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对读者开拓视野颇有意义。拓展内容的篇幅尽管有限,却可以尝一脔而知鼎味,使读者对经典原著产生初步印象,为他们将来更多地亲近经典原著打下一定基础。朱自清希望读者能把《经典常谈》“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拓展阅读”的设计何尝不是对朱自清这一心愿的微微体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