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9-26 第2809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科学与文学“双螺旋”舞出科幻之美

当科学与文学相融共舞,如何看待“双螺旋”构建出的丰富面向?专家认为,科幻、科普、科技题材三种创作力量齐头并进,才是真正美好的局面。在科幻作家笔下,科学产生的无数的可能性、未知图像与思想实验渐次展开。 (AI制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孙彦扬
      
       “中国有6000多万名工程师,他们会读科幻吗?他们喜欢怎样的科幻作品?以前预设很小众、很独特的科学领域知识,其实有很多相关领域从业者和读者,这对科幻作家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日前,在京举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上,作家与学者共聚探讨“科学与文学共助新质生产力”。针对中国科幻文学当前出现的创作队伍急剧变大、专业程度越来越高、读者群也在转变等现象,刘慈欣说:“中国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幻作家一定要忠实地面对‘变化’本身。”
      
       当科学与文学相融共舞,如何看待“双螺旋”构建出的丰富面向?专家认为,科幻、科普、科技题材三种创作力量齐头并进,才是真正美好的局面。“从《山海经》《搜神记》到《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从儒勒·凡尔纳、童恩正到王晋康、刘 慈欣、韩松,以及麦克尤恩、刘宇昆,科技题材创作是古典与现代、科学观与人文观、想象力与责任心的交汇之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提出,希望未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科幻科普创作者“能够从更高指向、更全方位的视角书写人类发展故事,抵达科学与文学交融的理想境界”。
      
       真正的科幻之美:科学是想象力的翅膀
      
       科幻文学是如何平衡科学现实与想象力的?面对这一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刘慈欣欣然回应:“两者并不矛盾,并在真正的科幻文学中相互依存。科学并非科幻戴着跳舞的镣铐,而是想象力的翅膀,这是真正的科幻之美。”
      
       科学自带诗意与想象力。刘慈欣认为:“如果你真正理解科学表达的内容,晦涩的数学语言里是惊人的想象力与世界图像,它们远超我们的日常经验,会给人的精神以强烈冲击。”仅是弦论中最微小元素的尺度,就让刘慈欣感叹不已,“假设原子和中子如同地球一般大,弦就像地球上的一棵树,而这一尺度下物质的行为有一种奇怪的美感和诗意,远超出现实生活的一切”。这同刘慈欣在小说中所写的不谋而合,在《朝闻道》中,科学家丁仪试图跟女儿争论:“真正的美眼睛无法看到,只有当你用想象力和数学把整个宇宙在手中捏成一团儿,使它变成你的一个心爱的玩具,你才能看到这种美。”
      
       在科幻作家笔下,科学产生的无数的可能性、未知图像与思想实验渐次展开。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科学和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科学的激情和文学的激情、科学的向往和文学的向往有时候是分不开的,科学的想象力和文学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是令人兴奋的。”
      
       科幻作家要忠实地面对“变化”本身
      
       科幻文学在创作层面显示出融合态势,“软科幻”与传统文学创作之间不断跨界。《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徐则臣认为:“一部分科幻文学已成为一种表达范式,表达在传统文学中没能说出的部分。科幻文学像是使用‘望远镜’观察人类世界,关注更长远的精神处境;而现实主义文学往往是使用‘显微镜’,强调对当下的放大式写作。当社会呈现碎片化,写作便也产生碎片化,此时就更需要有整体观的文学观照。因此我认为在谈论文学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谈论科幻非常合适。”
      
       科幻也成为新一代作家介入文学的重要路径。科幻作家宝树就对科幻作出如此表述:“科幻变成了生活,生活越来越科幻化,现实生活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随时间变幻的曲线。”徐则臣观察到,当下许多年轻作家在创作时选用“科幻模式”,不再以纯粹的现实逻辑或者当下的生活背景为创作底色,而是将其更换为科幻的背景与逻辑,这不同于过去主要从纯文学进入创作的作家们。“或许以后我们再谈科幻文学,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话题,而是作为严肃文学整体生态的一部分。”
      
       科学题材创作正进入当下现实
      
       科幻是个奇妙的引子,它并不一定直接作用于科学发展,却在影响更多人。刘慈欣认为:“总体而言,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准科学,而是科学在文学中的映象。科幻文学主要以美学功能间接影响科学的发展,鼓励读者对科技产生兴趣。同时,科幻也是具有强烈创新因素的文学,鼓励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张军平,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科幻写作者与科普人,而这一切“都与科幻有关”。“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叶永烈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那时书里讲的很多东西,如今都变成现实,这样的启蒙也成为我后来转向人工智能方向的重要原因。”于是,在科研之余,张军平在科幻作品《低比特纪元——猎人吴商》中问出“当人工智能大模型耗光地球电能,人类应该怎么办”,在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中普及人工智能的原理,科幻、科普与科学开始不断交汇。
      
       无论是青少年科普创作、“硬核”科幻想象,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技纪实文学创作,科技题材创作都在从不同视角进入当下现实。1978年1月,《人民文学》推出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在科学界和亿万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而进入新世纪,作家许晨亲临蛟龙号探海现场而作的报告文学《第四极》同样风采奕奕。中国大洋协会副理事长、蛟龙号海试总指挥刘峰回忆:“那时从600米到7000米,每下潜一次都在打破国家纪录,旁边有‘锵锵’的祝贺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炊事员开心地拿锅在那里敲。而许晨跟随我们出海创作,很好地推动了我国海洋意识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