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9-20 第2808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以公安部督办的四大国家一级文物被盗案件为原型

《国宝迷踪》:追寻失落的文明瑰宝

《国宝迷踪》系列纪录片以四大国家一级文物被盗案件为原型,展现公安干警与不法分子之间的较量,引发广泛关注。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卫中
      
       文物是文明的见证,亦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然而因为不法分子的贪婪,这些文明瑰宝遭遇盗掘、盗窃、走私的波折与挑战。近日,哔哩哔哩以公安部督办的四大国家一级文物被盗案件为原型,推出《国宝迷踪》系列纪录片,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经获得超过2900万次播放量。
      
       《国宝迷踪》真实再现了“1·05”陕西西安特大盗掘古墓葬团伙案、“12·28”浙江省武义县南宋古墓葬盗掘案、“1·16”陕西彬州系列盗掘古塔地宫古墓葬案、“12·19”四川眉山系列盗掘文物案,展现公安干警与不法分子之间的较量,以及他们在保护国宝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
      
       观众如何才会对年代、距离较为“遥远”的文物产生具体且真切的情感?《国宝迷踪》总导演王璐认为,这些文物案件故事中每个干警个体的具体行为便是答案——他们坚定的信念赋予了文物在当代的另一种价值:“即便它们散落天涯海角,即便直至今日尚未被寻回,但终有一天,它们必将重返故土。”
      
       千山万水,一定要带国宝回家
      
       每一件文物的失窃,都是对历史的亵渎。《国宝迷踪》真实再现了一件件国宝重见天日的背后,是警方多年的追踪和无数次的调查,彰显出公安干警对于国宝文物保护的决心:千山万水,带“你”回家。
      
       没有物证、没有嫌疑人、没有犯罪现场,只有一张真伪难辨的照片,警方还会坚持调查吗?在《真赛假》讲述的这起案件中,警方对疑似南宋文书的线索没有轻率作出任何判断,而是认真负责地展开秘密侦查。其间警方与嫌疑人虚与委蛇地“相谈甚欢”,也多次发生争论。不停地讨论、试探、迂回,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场面,却让观众感受到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过程。经过长达一年的不懈努力,警方终于找到关键线索,追回珍贵的“南宋徐谓礼文书”,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研究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部分人对“摸金校尉”“盗墓贼”抱有脱离实际的幻想。《消失的佛像》分集导演张自强认为,文物犯罪分子的行为就是在破坏历史和文化的根脉。陕西省彬州市开元寺古塔地宫被盗后,公安部门联合文物部门专家成立专案组,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科技手段和传统侦查方法相结合,不仅一举破获了开元寺古塔地宫被盗案以及其他5座古塔地宫被盗案件,还在破案过程中实现了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尊重事实,处理好每一处细节
      
       从类型来说,《国宝迷踪》属于纪录剧情片,以人物扮演和情景重现的方式带给观众更为生动的现场感。王璐表示,这类现实题材“尤其要在严格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处理好每一处细节”。分集导演朱子奇坦言创作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他与王璐之间的两种拍摄理念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这部独特的作品。
      
       在《彩色石房子》一集中,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发现唐墓被盗的线索后,与境外律师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交涉。他们多次赴香港进行谈判,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功追回了流失美国的唐贞顺皇后石椁和墓室壁画。为了凸显身临其境的纪实感,制作团队还对所有拍摄场地作了精心还原。当年的老小区、修复工厂、公安局办公室等场景都是根据真实描述和历史照片重新搭建的。特别是对于关键线索“壁画”的再现,拍摄团队专程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修复中心学习基础知识,最终仿制出的道具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除了还原真实的场景之外,《国宝迷踪》也让观众体会到一线干警的艰辛与不易。在《消失的佛像》案件中,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公安局调查摩崖石刻佛像头部被盗案,在深山老林中进行数日蹲守和侦查,通过周密部署和艰苦付出,连续抓获了3个专门破坏盗窃田野摩崖石刻的犯罪团伙,并成功追回被盗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唐代男观音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