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利大剧院水景光影秀开启连续五天的中秋假日模式,赏月观演共此良夜。(上海保利大剧院供图) 上博东馆“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以300件珍贵文物“重现”古代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上博东馆江南造物馆展厅常设的“诗心造物——江南工艺的世界”主题展览。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李婷
“没想到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简洁的外表下,藏了个这么有韵味的空中江南园林,诗情画意古典浪漫。”打卡完新近开放的上博东馆五楼屋顶花园,一位观众在小红书上如是分享“一手”体验。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上博东馆集结上新了屋顶花园、江南造物馆、“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博物馆里过中秋”等空间、展厅、特展和活动,创新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从何而来?上博东馆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展陈,提供了别样视角:从江南文化的发展脉络中直观、清晰地触摸上海城市精神气质的形成过程。
以近日揭幕的“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为例,它从上海现存最高、发现文物最多的古塔入手,以300件珍贵文物“重现”古代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览中最引人关注的展品,是圆应塔塔刹宝珠内发现的嵌福禄寿喜盒铜宝珠内胆。这件文物发现时套在中心木柱上,呈长喇叭筒状,筒壁镶嵌有银经盒、福、禄、寿、喜铜盒等,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生动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信仰和思想体系和合共生的特质。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表示,通过这个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信仰,还能看到当时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是古代上海市镇发展、文化繁荣、生活雅致的重要实证。
上博东馆新设主题展厅——江南造物馆,则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多维度呈现江南工艺造物的丰富内涵。展厅内常设“诗心造物——江南工艺的世界”主题展览,跨越文物器型、材质,系统介绍江南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品类、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审美特点、工艺成就和历史地位。记者在现场看到,从美服、家具、文房到工艺美术作品,首轮展出的540件/套展品可谓琳琅满目、包罗万象,超过一半为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少与风俗节庆息息相关,如剪纸、灯彩、皮影、泥塑等,体现了江南文化的丰富性和高审美。
“江南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典范之地,在很多方面领风气之先。”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施远告诉记者,从工艺造物角度讲述江南文化故事,这在上博成立70余年来是首次。在展陈设计上,亦有巧思——展线末端有一个中心挑高15.4米、面积290平方米的中庭,以及一条长约30米的外光廊道,是上博东馆中唯一引入自然光线并可观赏户外景观的文物展厅。
参观完四楼江南造物馆,沿着扶梯上五楼,眼前是豁然开朗的一处露天新景致,亭台水畔间树石环绕。据介绍,上博东馆设计建造时,就将屋顶花园打造成一处幽居闹市的江南新古典园林“云林”,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上博携手上海植物园全新推出的“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展”,巧妙地将古石供、名石新供、海派盆景陈列其间,与园林相得益彰。据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透露,配合市里和馆里重大活动,日后屋顶花园还将和江南造物馆、古代文明探索宫等展厅联动,举办各类展览和公教活动,比如江南文化雅集,昆曲、评弹以及非遗展示活动等,让人们在诗意“上海客厅”遇见传统新生活。
传统佳节如何过出新意?记者了解到,上博东馆将邀请观众在“博物馆里过中秋”。在古代文明探索宫,6—18岁青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可以参与“田野考古”揭开月饼身世之谜,与“古人”来一场中秋雅集,在元宇宙的梦幻世界赏明月、放飞孔明灯,或是动手制作古风簪花等充满中式浪漫的中秋伴手礼。“中秋东馆探宝”创意活动,则让观众在趣味盎然中遇见美、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