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28 第2806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综合

禾赛科技成为唯一一家连续3年获多项激光雷达“全球第一”的中国企业

自研芯片自建产线,走通“最艰难的路”

       ■本报记者 商慧
      
       国际车企一级供应商(Tier1)都难以攻克的激光雷达,却被上海嘉定区一家成立仅10年的企业“玩”明白了。就在上个月,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ADAS市占率和搭载量4个领域拔得头筹,成为唯一一家连续3年获多项“全球第一”的中国企业。
      
       激光雷达“鼻祖”lbeo破产,全球行业巨擘德国博世放弃自研……近期,海外大厂似乎对跑赢激光雷达赛道逐渐失去了信心。与此同时,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却势如破竹,禾赛科技手握18家主机厂近70款车型定点,全球行业排名前十的主机厂订单也已拿下6家。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李一帆介绍,截至去年,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台,成为全球首个创下此里程碑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也成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去年,禾赛科技全年营收额超过6家国际同行的总和,实现年度营收“三连跳”。
      
       “双自”成就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新晋顶流“萝卜快跑”一路走红,让获得其主激光雷达独家订单的禾赛科技在行业内又火了一把。车辆售价20万元,却能拥有4颗128线激光雷达的“豪华”配置,禾赛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此前,激光雷达高难度的设计与生产加工制造,带来的昂贵产品价格,被业界认为是“上车”的最大阻力。而作为行业内第一个自建产线的企业,禾赛科技做出了难度更高、投入更多的“反向选择”。“这是一个艰难、但我们认为正确的决策,虽然暂时面临不少困难,但能够可持续推动降本。”李一帆对记者表示,制造是研发的一部分,只有同时掌握自主研发和生产,产品迭代速度才会足够快。
      
       “最艰难的路”已逐渐走通。记者了解到,目前禾赛科技自主建造的激光雷达工厂,核心生产工序自动化率达100%,生产线节拍可达45秒/台。将激光雷达的制造工艺融入研发设计流程,在促进产品快速迭代的同时,也保证高性能、高可靠性与低成本。前年9月,禾赛科技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月交万台”的车载激光雷达厂商;去年12月,单月产量达5万台;如今,其年产能正向百万台爬升。凭借前瞻性决策,禾赛科技在降本战略上已通关。
      
       “自研芯片和自建产线是禾赛科技的双翼。”李一帆表示。除了自建产线外,2017年,禾赛科技成立芯片研发团队,目前已自主研发了4代芯片,在激光雷达核心技术领域申请专利1565项,授权专利486项。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在每一代产品中,在无人驾驶领域,有Pandar和QT系列360°旋转式激光雷达产品;在ADAS领域,推出行业首个“真128线”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并相继发布纯固态激光雷达FT120、超薄远距激光雷达ET25等,这些产品不断刷新着激光雷达行业的性能标准。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凭借出众的性能和质量,禾赛科技与理想、小米、长城等国内领先车企进行量产定点合作,也成为一些海外头部车企首选的合作伙伴。去年2月9日,这只“瞪羚”更是脱胎换骨,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打开一扇不被看好的“大门”
      
       在同事口中,李一帆本身就是个传奇:清华学霸、运动达人、摄影达人、开F150独自穿越美国……大学时期,就曾是人人网的“网红”。2013年,李一帆与当时同样未满30岁的孙恺、向少卿从美国硅谷圣何塞启程,立志投身于“中国制造”进阶“中国智造”的事业,3位年轻人把创业的起点落在上海嘉定。
      
       但成立之初,禾赛科技并没有选择登上自动驾驶这艘“快船”,而是从专用激光雷达起家,积累了稳定的盈利。2016年,Robotaxi概念出现,自动驾驶赛道火了。但由于价格高昂,彼时的激光雷达并不被看好。就在这一年,禾赛科技逆流而上,将研发重心从专用激光雷达转向车载激光雷达,同年10月,就拿出了首款32线机械式激光雷达样机。
      
       之后,禾赛科技又花费一年多时间开发公司发展史上一款关键产品:Pandar40。“模仿国外公司的成熟产品线相对简单,但我们不想做模仿者。”李一帆说。Pandar40不仅整合32线和64线产品的优势,也有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胜一筹的性能,帮助禾赛科技迅速打开市场,在激光雷达赛道奠定先发地位。
      
       李一帆认为,好产品是会说话的,以“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为例,该车型搭载的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AT128,每秒可产生153万点,4颗雷达即可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对高精度感知、360°视野全覆盖的要求,实现收发模块高度集成化,在同类产品中综合性能达到最强。
      
       “在我看来,只要能把产品放到客户桌上,销售就完成了。”李一帆说。也是凭借出色的产品,禾赛科技一举打开国际市场。2021年,禾赛科技成为Robotaxi市场销量第一的激光雷达公司;今年更获得奥迪、通用、福特等国际大厂的认可。据悉,与大厂合作的车型将于明年起陆续开启大规模量产。
      
       双向奔赴,未来的路更值得期待
      
       “得益于处在长三角的有利位置,我们的所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上海及其周边300公里以内都能找到。”禾赛科技政府事务负责人马名旭告诉记者,这是公司选择扎根上海的重要原因。上海集聚人才、资金和产业链等要素,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对于全球化经营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说,上海无疑是最佳营商地。
      
       “嘉定是汽车之城,落户在这里也带给我们更多新思路、新机遇。”马名旭表示。嘉定密集分布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园区和企业,2016年,国家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也在这里开园。目前,全区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已创新高,各类车辆示范应用规模居全国之首,已形成世界级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从2014年到今年,禾赛科技与嘉定区“双向奔赴”,也见证了这里飞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体系。公司从租办公楼仅做研发,发展到搭建生产线厂房,再到如今建立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研发智造中心,而未来的路更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瞪羚”之问
      
       问:如果企业现在可以获得一项政策扶持,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答:激光雷达领域相对小众,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宣传机会,能够让大众知道禾赛的品牌。同时,希望政府能多提供一些专项的车企对接活动,比如专业领域的对接会等。
      
       问:企业发展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瓶颈是什么?
      
       答:企业“出海”,还是会碰到一些阻碍,希望在政府牵头下,行业或企业能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问:如果有一条好的经验可以跟后来者分享,那是什么?
      
       答:坚持长期主义,不要惧怕困难和偏见,在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加固企业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