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金娇
上周末起,沪上高校陆续开学,前来报到的本科新生中,有不少双胞胎的身影。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迎来三对双胞胎兄弟:周家弘、周家永兄弟,分别被上海交大本部和医学院录取;丁凡淅、丁凡迥兄弟分别被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信息类)和工科试验班录取;王德皓、王德月兄弟则双双圆梦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延续了从小到大的奇妙同窗情。
在复旦大学数学英才班,今年也有一对双胞胎新生入学。杨佳选和孙佳择都是上海考生,在搬新家的首日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谓双喜临门。
都说考上名校不易,双胞胎双双考入名校,复制粘贴般的优秀是如何养成的?盘点几对双胞胎们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城市、学校,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并肩作战,在互相监督的同时互相鼓励,陪伴彼此走过低谷。正如一位双胞胎所说:“他们彼此,就是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搭子’。”
一起挑战难题,探究未知世界
很多人好奇,双胞胎“学霸”究竟有何学习秘笈?杨佳选、孙佳择父亲简单作答:两个孩子性格不同,一个活泼感性,一个沉稳理性。但兄弟俩只要提到数学,总是默契十足,非常享受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带来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在哥哥杨佳选的眼中,数学是一门讲逻辑的学科,只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就会接触到许多新内容。他的书桌上常年摆放着不同标签的订正本、习题集,证明与图解标注得整齐细致。
“尤其是记忆量较大的学科,我通常会将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列在本子上,定时翻阅。”杨佳选说,这种知识点集合的学习方式经常带来正反馈:“每当看到以前的错题已掌握,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弟弟孙佳择则自称“计划达人”,这是他给自己制定的暑期时间表:7点起床,7点30分到8点做习题,8点到9点20分模拟考试,9点30分到10点订正……从起床到入睡,一天的时间被划分成几段,精确到分钟。孙佳择说,他的学习窍门就是让每天做的事情可视化,制订计划、执行、再复盘,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缓解备考期的情绪内耗。
“学习并不是机械的记背、刷题,而是引人入胜的科学探险。”对丁凡淅、丁凡迥兄弟俩来说,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究与求真的精神,才是高效学习的核心。“不懈求证,学会在错题中感悟,学习就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一把钥匙。”
相互扶持打气,好成绩离不开好心态
当然,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几对双胞胎都很庆幸,在自己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搭子”陪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殊途同归,共赴梦想”是丁凡淅、丁凡迥兄弟俩高中三年的生动概括。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就读期间,哥哥丁凡淅大部分时间都在备战化学竞赛,弟弟丁凡迥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倾诉对象。高三下学期,丁凡淅竞赛结束,弟弟就主动帮哥哥补习常规课程。兄弟俩相互取长补短,最终收获了满意的高考成绩,一同迈进理想高校的大门。
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王德皓和王德月兄弟回忆,每晚的放学路都是他们交流的最佳时间。“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会相互提问感觉偏僻的知识点,也会相互分享整理过的数学、物理等错题本,追求更高效率的进步,还会互相加油打气。”
“好成绩离不开好心态。”周家弘、周家永兄弟毕业自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从小学开始就是同学。“每当遇到难题或挫折时,我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在对方身边,给予支持和帮助。钻研难题时,我们两人相互交流各自的思路,学习彼此的优点,最终总能攻坚克难。”
值得一提的是,几对双胞胎都是体育达人。
周家永说,即使平时学习再忙,兄弟俩每天都会腾出适当的时间跑步打球。“在刻苦学习之余,也要拥抱自然与生活。”杨佳选、孙佳择兄弟擅长篮球和足球,曾在青少年篮球发展联盟“三对三”全国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
谈及即将开启的大学新生活,丁凡淅、丁凡迥兴奋地说:“除了好好学习,夯实基础,我们还想参加大学里丰富的社团活动、各类比赛,过好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