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18 第2805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文汇理论/学人

“此子宜置丘壑中”

       ■ 蔡谷涛
      
       《世说新语》喜好比较人物。如《品藻第九》: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此时,庾亮贵为晋明帝皇后的兄长,刚接替王导成为中书监,是后来明帝的顾命大臣,权势自不可挡。而谢鲲,代表彼时的陈郡谢氏,刚刚渡江南来,在王敦幕府任职,距离成为一流的贵族,还需数代人才的积累。于是,或是谦虚、或是回避,谢鲲答道:如果相比在朝廷之上的作用,我大概是比不了庾亮;但是,放情山水方面,我倒是胜过他。《品藻第九》中明帝以周顗比郗鉴、周顗比和峤、周顗比庾亮等,大概回答都是世俗之外,别有所得,但唯独谢鲲这句话,被后人记下。《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恺之为谢鲲画像时,便有意嘲嘲他这句“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于是把他画在了石头里。不想千年之后,1964年在南京市中华门外戚家山的五座残墓里,出土一块石质的墓志,上书“晋故豫章内史陈国阳夏谢鲲幼舆……”。
      
       谢鲲墓志的出土引发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的关注,郭沫若认为:谢鲲及同时期无论中央还是极辟远地方的墓志,以及《平复帖》和南北朝写经的字体,都有隶书笔意,而王羲之所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帖》并无这种特征。郭沫若又结合《兰亭序》的内容,断言此文非王羲之的原作,《兰亭序帖》更非王羲之的笔迹。此论一出,不仅是对千古流传的东晋书法艺术的颠覆,更是对书法史和文学史的重大改写。中国当代文化史上有名的“兰亭论辩”由此展开。
      
       如果说谢鲲因他的墓志“端委庙堂”,东晋另一位名士温峤,则因他的墓志出土而洗清一大谣言。温峤是东晋前中期政坛重要人物,史籍中记他博学属文,风仪秀整,英颖显名,更有和其舅氏刘琨在北抗胡,成为刘琨的使者南下劝进的经历。南下前,刘琨对温峤说:“昔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朔,使卿延誉江南,子其行乎?”将他比作两汉名臣班彪、马援,可见刘琨对温峤的看重。到达建康之后,“王导、周顗、庾亮等皆爱峤才,争与之交”。此后在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中,温峤都功不可没。但就是这样“忠诚著于圣世,勋义感于人神”(陶侃所撰丧表云)的温峤,《世说新语》里却记了他一笔,见《假谲二十七》: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世说》说温峤在丧妇之后,通过设局向自己的从姑娶来自己的表妹为妻。然而刘孝标注据《温氏谱》所载温峤婚姻情况,认为此条虚谬。因此温峤到底有没有骗娶一节,成为自《世说》成书以来很大的一个争议。而在2001年南京北郊郭家山的温峤墓志出土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峤历任妻子的名字:高平李氏、琅琊王氏、庐江何氏,并没有出现“刘氏”的名字。由此可以断定,《世说新语》里记载的这个故事纯属坊间传闻,墓志的出土证明刘孝标是正确的。
      
       六朝人感慨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墓志恰如其跨越死生的“通行证”。墓志里的故事还有更多,从形制的演变到葬俗的发展,从生平的补充到家族的重现,更何况是在东晋南朝那个被后人神往的时代——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温氏这些贵族及其子弟们曾经鲜活地生存在当时的国都建康,现在的南京城中。墓志的平静记载下,是他们每个人独特的人生——天下闻名的良将贤臣,名门大族的普通一人,终守闺阁的贵族小姐……这方石头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