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14 第2805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专版

一体化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发展

上海全力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布局结构。“宝宝屋”因地制宜,柔性嵌入社区,努力打通社区托育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案例编写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0—6岁婴幼儿的成长牵动着家庭的幸福、城市的活力、国家的未来。做好高质量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事关千家万户,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人民城市温度和高度的直接体现。上海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普惠多元、安全优质、方便可及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一体化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发展,不断提升幼儿家长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养育教育是民生之基,稚子幼童是家庭之根。上海以实施教育强国战略为己任,以建设幼有善育的人民城市为追求,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民生导向,构建一体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资源快速增量扩容,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同时,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显现。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园上”转到“上好园”,对托育服务的充裕性和便捷性提出更高要求。为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上海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理念,扩大优质资源,抬高底部,整体提升,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都建成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幼儿园;迫切需要进一步大力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动服务类型多元化和服务形式多样化,赋能家庭科学育儿。
      
       2018年,上海建立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部门牵头,包括发改、财政、卫健、公安、市监等16个部门。同年出台托育服务系列文件,初步构建托育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明确要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2023年,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作为全国首部覆盖0—6岁幼儿全年龄段公共服务的地方立法,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一体规划、一体保障、一体实施。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了托育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并进一步完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
      
       上海普及学前教育,以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为主,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发展托育服务,以家庭照护为基础,通过开设幼儿园托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设置社区托育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适龄儿童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加强对家庭照护的支持与指导。
      
       目前,上海已基本建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托幼一体为主力、普惠资源为主体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整体提升,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
      
       上海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努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相关指标居全国前列,因此,“优质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市托幼与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环境建设、提升保教质量,努力让群众入园易、入园好、入园惠。
      
       一是夯实各类主体责任,统筹优化建设布局。编制《上海市基础教育“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明确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严格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并全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近年来,每年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主要集中在五个新城等人口导入地区和需求集中地区,有效整合利用园舍资源,有序推动学前教育迈向高水平普及普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连续增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3.61万元,对幼儿园连续实行增资倾斜政策,切实保障保教人员待遇。
      
       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互助,促进整体质量提升。推动各区组建学前教育集团或学区,集结区域优质资源优化布局,推进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现已形成覆盖全市公办园和部分民办园的98个集团、16个学区,激励各级各类园所抱团成长,既发挥优质资源示范辐射作用,又持续鞭策优质园梳理成果、完善制度,提升队伍素养,加强科学研究,保持常态高位发展,营造“示范园高位发展、一级园项目突破、二级园规范提质”的向上氛围。同时,促进优秀保教人员柔性流动,支持年轻教师多岗位锻炼,鼓励骨干教师前往薄弱园任教带教。目前,幼儿园教师100%持证上岗,88%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3%的幼儿园配备至少一名以上的高级教师。
      
       三是强化户外活动实践,撬动提升保教质量。倡导“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开展保育教育。依托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做强做亮户外2小时活动,加强幼儿在园户外活动和健康营养监测,增强体质,及早预防近视风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广大园所持续调整布局,添置装备,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满足幼儿户外活动需求,赋予其听雨声、跳水坑、迎着风雨奔跑的童年。中心城区幼儿园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利用零星场地开辟幼儿的活动场域;新城地区幼儿园利用户外场地打造幼儿游戏场所。有条件的区域和园所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分析幼儿户外2小时活动时长轨迹,与幼儿生长发育和膳食营养数据联动,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上海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8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学前教育各个关键指标在全国领先。到2025年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将进一步改善,将每一所幼儿园都建成高质量幼儿园。
      
       需求导向,迅速扩增托育服务资源
      
       托育服务是为3岁以下幼儿提供的各类照护养育。3岁以下的孩子对家庭依恋程度高,且处在同伴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主要依靠青年人贡献智慧与力量,双职工父母的产休假和育儿假时间有限,祖父母年岁渐长力不从心。各部门深入推进“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和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力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布局结构。
      
       一是推进托幼一体幼儿园建设。上海坚持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幼儿园是上海托育服务资源的主体。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动,上海3—6岁幼儿常住人口和新生儿的出生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市教委抓住这个契机,强化托幼一体化园所建设力度,要求全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开设托班,同步在现有幼儿园中积极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托班。市、区合力推动落实配套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与住宅小区“五同步”,将托班纳入幼儿园建设规划,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基础上,做到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有力回应幼儿家庭入托需求。市、区两级财政将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财政补助经费纳入预算,将公办幼儿园托班纳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系,按照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保障公办幼儿园托班运营。市教委对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普惠性托育点给予一次性开办经费支持,用于购买玩教具和设施设备等,各区相应给予配套。
      
       二是创新开设社区托育“宝宝屋”。大样本调研显示,3岁以下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最看重的因素是距离,希望在生活社区内得到便捷服务。市教委等10部门于2022年制定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社区托育“宝宝屋”(沪语谐音“抱抱我”)建设。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保障社区托育“宝宝屋”的日常运营,“宝宝屋”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柔性嵌入,开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市民驿站等现有设施中,每年为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2次免费照护服务,超过免费服务的部分按照公益普惠的原则收费。“宝宝屋”方便实惠,家长可通过“随申办”各区旗舰店等途径预约服务,照护人员均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并经过培训,安全防护和卫生保健有严格标准。全市220多个街镇开设了260多个“宝宝屋”,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期间社区托育“宝宝屋”将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三是引导各方提供多元托育服务。2018年以来,上海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国企等用人单位面向职工子女提供托育服务。这些机构在资源供给和服务内容上与幼儿园托班错位发展、相互补充,是托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修订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适当降低从业年限、场地面积、楼层规定等要求,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优质服务。对民办托育机构给予各类税费优惠,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用按照居民生活类标准,对普惠性托育机构通过综合奖补等方式支持日常运行经费。
      
       全市现有幼儿园托班、社会托育机构、社区托育“宝宝屋”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近1800个,提供托额约8.8万个,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幼儿园总量的近75%,托位利用率超过90%,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到“十四五”末期,常住人口每千人将拥有不低于4.5个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托幼一体幼儿园占比达到85%。
      
       聚焦队伍,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决定民生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是人员,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座,要紧抓师德师风与技能训练,强化准入管理和过程监管,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从业人员队伍。
      
       一是建立一支重德有能的托育服务队伍。上海坚持以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的原则,明确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了市、区联动,市场补充,相关院校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体系。通过中高贯通、中本贯通、高本贯通等方式,系统培养托幼管理、育婴员、保健员、保育员和营养员等专业人员,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后培训,做到100%持证上岗、100%职后培训。
      
       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学前教育队伍。上海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将师德表现作为幼儿园教师准入、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引导幼儿园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根据实际需要扩大高校和职业院校已有学前教育专业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点的招生规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高一层次学历继续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实施“未来教师储备与培养计划”,为非师范类院校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搭建桥梁。完善名师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在国家、本市享有较高声誉的学前教育教科研专家、名园长、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形成“雁阵式”的保教队伍。保教并重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特点,上海在全国首创成立了53个市级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培育了数百名优秀的保育员、育婴员;举办市级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队伍专业技能,提振了学前教育工作者职业自豪感。
      
       助力家庭,做好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小月龄幼儿,还不能适应长时间离开家人。但无论是初为父母的年轻人,还是照顾孩子的祖辈,要解读孩子的“婴语”难免手足无措,急需专业精准的育儿知识。坚持教养医融合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理念,将教育资源和儿童医学、儿童心理学等多方面资源有效整合,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输送给家长。《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将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专列一章,明确规定了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的工作机制、服务内容、部门职责等,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一是持续充裕科学育儿服务资源。在市级和16个区建立早教中心和覆盖所有街镇的科学育儿指导站,形成由教育、卫健、妇联等多部门合作的“1+16+X”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和各类志愿者队伍。通过公益性科学育儿课程、讲座、线上视频直播等途径,每年为适龄婴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公益免费线下指导服务。坚持12年开展“亲子嘉年华”“专家大讲堂”“育儿周周看”等形式各异的科学育儿指导项目。
      
       二是数字赋能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近年来,家庭科学育儿指导逐步实现了从面上覆盖到精准推送、从线下指导到互联网+的转变。上线“育之有道”App,对标上海“互联网+科学育儿指导模式”的革新要求,为本市家庭带去公益免费、专业科学的育儿指导。在“育之有道”定时投放指导活动内容微视频、直播讲堂等的基础上,再扩展到东方网、网易公开课、腾讯视频等大型平台公益播出,将科学育儿理念与方法送达全市婴幼儿家庭。2022年,结合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政务服务“一件事”建设的要求,把科学育儿指导纳入了“一网通办”出生“一件事”,置于婴幼儿全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前端。
      
       三是精准打造家长身边的贴心服务。0—3岁幼儿散居在家庭和社区中,如何让更多有需求的家庭得到服务?2021年开始,科学育儿指导升级“进社区、进园区、进家庭、进场馆、进楼宇”的“五进”新模式,从原来的早教中心和指导站“等家长”到“送服务”,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配送公益资源。市中心的白领父母在午休时间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得到专家面对面的咨询指导;市郊大型居住区的家长在社区服务中心与宝宝未来的园长和老师见面沟通;远郊新区居民在家门口的活动中心学习给小月龄宝宝按摩和做营养餐;新手爸妈走进上海图书馆学习如何与宝宝共度一段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家长获取资源不再需要寻寻觅觅,专业便捷的服务随时可享、触手可及。
      
       结语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寄托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承载着启蒙教育的开端。民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复杂的工程。上海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要有与之相符的高质量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
      
       要始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站位,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我党的看家法宝,做足做实“绣花”功夫,进入民生日常的真场景,找到困扰人民的真问题,奉献人民公仆的真感情。
      
       要立足长远落实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海努力把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这个“小”工作做到位,解决年轻人的“大”问题,让孩子有人照护、育儿有人支持,鼓励和提升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保障城市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要着眼切实降低人民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工作不断有新的需求,要坚持政府主导提供优质而实惠的公共服务,通过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家门口的好园所,继续增加普惠便捷的托育服务资源以满足入托需求,提供伴随式精准化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赋能家庭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