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14 第2805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专版

20年如一日的奔赴,见证上海书展一长串足迹

九旬高龄无惧高温:愿当一辈子书虫

       ■本报记者 许旸
      
       第一次见到九旬老者欧阳熙,是在2023年第19届上海书展友谊会堂附近。拄着拐杖的他,正在和86岁老伴洪月英结伴逛展,并向记者展示了当天的“战利品”——在上图公司“淘书乐”专区发现的泛黄二手书《施公案》上下册,“我爱看历史书,每届书展都要来走走淘淘”。一旁的洪阿姨笑着补充道:“这个书迷,天再热也不会错过书展,说要当一辈子书虫。”
      
       一年过去了,记者和夫妇俩成了忘年交。洪月英经常刷记者视频号“许蜜桃下午茶”,点赞留言询问:“樱花谷旧书市集离哪个地铁口最近”“新开的福州路上海书城怎么样?推荐哪个楼层”“今年上海书展门票能不能去现场买”……平时,洪月英成了欧阳熙的“专职摄影师”,拍下他排队买书选书的片段发给记者分享。
      
       今年91岁的“全勤读者”欧阳熙说阅读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上海书展把那么多书、那么多作者集中在一周七天,太过瘾了。十几年前我每届都会来好几天,后来腿脚体力怕跟不上,就和老伴商量选一两天走进书展,里面凉快,又琳琅满目。每次看到上海展览中心顶上那颗红星,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激动。”
      
       建筑可阅读,这是书迷们的朝圣地标
      
       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随着2024上海书展拉开帷幕,这里又是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的所在。
      
       “1954年,我还是20岁出头小伙,来上海出差,看着它奠基开工,当时叫中苏友好大厦。后来看新闻,1955年3月建成,仅用了10个月。”1968年中苏友好大厦更名上海展览馆,1984年组建成立上海展览中心。这座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庄严大气,给欧阳熙留下深刻印象。这处上海老牌“顶流”地标每隔一段时间,换上不同条幅与彩旗,意味着一个个大型展会的更替,四面八方的人群,怀着热情与憧憬而来,展现了上海的文化活力。
      
       “后来儿子在沪落户工作,妻子老家就在上海,我们跑得更勤了,退休后在浦东杨思落脚。”欧阳熙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上海书市租借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5000多平方米开展,9月6日开幕,历时15天。“门口读者里三层外三层,本来开了小铁门,凭票入内,结果读者太热情,把门冲开了。”
      
       此后到2001年,上海书市与上海读书节合并。再到2004年,上海书市升格为上海书展,一年一度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成为申城乃至全国的书香盛事,也是广大书迷的嘉年华。今年5月,上海展览中心迎来70周岁生日,见证了时代的跨越和人民城市的奋斗。入夜后,闪耀的红星默默注视着高架上疾驰的车流,宛如灯塔。“书籍,也是我生命中的灯塔。”欧阳熙语速放慢,尽力追忆着过往。“每届书展现场,顺着客流排队,很热闹,但并不燥热,反而有种亲切感。累了,就在走廊长凳坐下休息,吹吹风,看到很多来回穿梭的面孔。我老了,但一张张年轻的脸很有活力,好像时间并没有流走。”
      
       街区可漫步,扎根这座城市的N个理由
      
       欧阳熙有时记不清的事情,快人快语的洪月英就帮忙补充。她是上海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从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与欧阳熙结识结婚,在南昌居住。“后来推出政策,因为有子女落户在上海,我们就搬回上海至今。”
      
       欧阳熙年轻时常来上海出差,出差间隙,欧阳熙最爱去新华书店,“路上碰到书店总要钻进去坐一会儿,看看书买几本带回南昌,涉及古诗词、历史人物传记、传统文化等等”。在他看来,上海至少有“三多”——商品多、特色马路多、书店多。“我对上海有着美好而特殊的感情,和这座城市的缘分也很深,留在这里养老,再好不过了。”
      
       步入耄耋,欧阳熙看书的习惯没变,他举着放大镜翻阅图书报刊,“只要身体允许,平均每天浏览三四个小时,有时入睡前还要翻几页。”洪月英对老伴的喜好了如指掌,家里面积不大,但一摞摞扎好的报纸、书橱里按题材分类的一排排书,都有洪月英帮忙打理的功劳。
      
       临近的8月18日是老夫妻儿子的生日,恰逢上海书展人气尤其旺的周末场,他们打算到时一家齐逛书展。“家里人担心我俩年纪大了,天又热,有年轻人一路照应,放心些。顺便陪小朋友去童书区域多挑挑买买。”夫妻俩与记者相约今年书展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