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接上海浦东机场和江苏昆山的直升机航线试开通成功。 (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 张懿
一条连接上海浦东机场和江苏昆山的直升机航线即将在8月18日正式开通。它不仅第一次将“打飞的”的成本控制在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更是作为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运输航线,有望为低空经济发展树立标杆。
据记者了解,不久的将来,上海上空的低空载人航线网络将越织越密,从而让长三角更紧密连为一体。对于这一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包括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希望能携手让低空经济越飞越高。
破冰航线起飞
8月10日在上海和昆山之间试开通成功的这条航线,由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开发运营,起讫点分别是上海国际机场昆山航站楼以及浦东国际机场旁的星野直升机基地。
据新空公司副总裁李洋介绍,该航线长约85公里,飞行真高(True Attitude,也就是距下方地面或建筑物的净高)为200米左右,执飞的是一架由美国贝尔公司制造的BELL 505直升机,时速可达230公里,最大高度超过6000米,最大航程超过560公里。从昆山到浦东机场的飞行,全程不到30分钟;算上从乘客从降落点到航站楼的陆路接驳时间,基本上乘客出发后最快50分钟就能在办票柜台前托运行李了。
成立于2016年的新空公司,是上海低空经济运营的领军企业,主基地在上海,常年运营于长三角。该公司曾被民航华东管理局推荐为“‘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典型示范企业”,被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聘为“上海市应急救援空中分队”,也是杭州亚运会“航空医疗救护”的指定保障单位。按低空载客量计算,新空公司已连续多年居华东前列。
据李洋透露,他们实际上是国内最早将直升机飞进浦东机场的公司。但将航线终点放在浦东机场之外,也是经验之选。直升机如果要落在浦东机场,必须听塔台指挥,根据航路情况排队,而且降落后要等机场摆渡车赶来接驳。综合评估下来,降在机场之外更有利于保证航线的准点率。
通过上述决策,人们不难看出,新空公司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这与良好的飞行安全记录一道,为他们率先推出这条低空经济“破冰航线”打下重要基础。
“平民化”背后
开通此条航线,是新空公司深思熟虑的结果,不仅着眼于技术,更有市场方面的考虑。基于其为该航线标定的票价——单程1600到1800元,就可以看出该公司对于发展低空经济的认真态度。
李洋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放开,发展低空载人运输,满足大众对多元、个性化出行的需求,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他们设计的票价,依据并不是成本,而是综合比较其他出行方式以及市场接受度,目的就是尽可能体现市场导向——从耗时看,旅客如果乘车从昆山前往浦东机场,国内航班需提前4个半小时出发,国际航班更得提前5个半小时;而今后若选择“打飞的”,出发时间至少可以延后3个小时。成本方面,根据主流网约平台报价,若选择舒适专车,昆山到浦东机场的运价在500元左右,“行政专车”则在800元以上。这意味着“打飞的”的价格约是高品质网约车的2到3倍。
新空公司此前的主要业务,是借助旗下直升机队提供VIP级的私人包机出行,以及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赛事保障等服务;特别是私人包机,其价格往往高达数万元每小时。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到30分钟的飞行,加上1600元的票价,的确一下子就让过去高不可攀的“打飞的”变得平民化。
据李洋介绍,虽然价格下沉,但他们的服务品质不会折损。执飞该航线的BELL 505本身就是VIP包机的热门机型,安全性、乘坐体验都有足够保证;其座椅布置与出租车类似,为“前二后三”;除飞行员外,最多可容纳4位乘客,“行李舱”空间也比一般小汽车更宽裕。
目前,新空公司计划在8月18日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营,每天固定在早晚高峰时段各执飞一次往返航线,乘客可在公司及昆山航站楼的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李洋强调,虽然起步阶段可能出现无法满座的情况,但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来培育市场,哪怕只有一位乘客,航线也将准点起飞。
拐点已至
这条从昆山飞往浦东机场的直升机航线,可以说承载了业内许多人的期待。李洋坦言,航线开通成功,公司上下都非常激动,这不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上海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沃兰特航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也告诉记者,运营对于解锁“低空经济”至关重要,既是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大众体验的“第一公里”。新空公司作为沃兰特航空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创新值得赞赏,而且其模式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为未来以eVTOL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实际上,与直升机相比,正在研发和适航验证的下一代飞行器eVTOL,在噪音和舒适性等方面更胜一筹,也有利于运营企业降低成本。
同时,政府部门也对企业的探索创新提供了相应支持。作为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的牵头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表示,他们与民航华东局、空军相关部门、市交通委、上海机场集团等,将积极推动运营服务企业开通落地长三角区域低空航线,助力上海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长三角实现低空经济产业一体化。未来还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拓展低空航线覆盖。根据不久前上海举行的低空经济产业推进大会,未来几年,上海将全面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将达500亿元以上。
对于低空载人市场的前景,李洋非常乐观,可以说目前已到拐点,预计年内就会出现爆发性增长。为此,他们一方面将根据需求,及时将机队内的其他直升机调往昆山-浦东机场航线,增加班次;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加紧开发其他航线,包括上海至太仓、吴江的跨省线路,以及市内航线。预计不久的将来,客运直升机甚至有望从市中心高层建筑屋顶直接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