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展
市民夜校,学员也讲“专业度”。
长宁区金虹桥国际中心,市民夜校办到第三期,“海派音乐剧”讲师吴政燕第二次授课。学员的“阅剧量”令他大为惊讶。于是,整个暑假,他都在琢磨怎么讲出“含金量”。
金虹桥楼内有知名企业上榜世界500强。楼宇内年轻白领的需求始终是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的关注重点。“金虹桥开设市民夜校的目的之一,给楼宇白领就近提供一个具有松弛感的空间,提升区域归属感。”金虹桥楼管家陈俊杰说,这也被认为是反哺营商环境的“软法”。
楼管家没想到的是,这些面向全市的课程如此抢手。即使事先在楼内提醒“抢课”,还是让不少手速慢的白领眼巴巴地等着别人退课。如今,这幢楼内市民夜校琢磨的是,如何用好年轻白领集聚优势,翻新课程、提升专业度,让夜校上出品质感和专业度。
吴政燕抱着“普及”音乐剧的目标,走进金虹桥市民夜校。没想到,来上课的学员都是“发烧友”。当他讲音乐剧《沉默的真相》时,有学员当即表示刷了好几次,还说得出哪几位演员唱得好,好在哪里。
即便是相对小众的音乐剧,当吴政燕抽出其中一个选段进行分析,还是被学员精准识别。学员们头头是道地分享选段所属的整部音乐剧是什么内容、表演上有哪些亮点。
讲师小有压力。“学员们懂经,他们懂的是音乐剧的文化内涵,这出乎我的意料。”
这门课程不好开。申城舞台,全年有戏。对于上海市民,“亚洲演艺之都”的红利是实实在在享受着的。久而久之,眼界和文化素养自然有了提升。
于是,吴政燕的备课时间变长了。他尽可能把唱过某部音乐剧某个角色的所有演员都列出来,分析他们风格的不同,分析某段旋律的作用,“我的课程不能停留在教授唱与表演的表象,需要给他们深度理解甚至学术上的增量”。
学员的眼界“倒逼”讲师提升课程品质,讲师也在挖掘需求细化课程。
秋季班,吴政燕的海派音乐剧新增了一门“流行歌曲的演唱与赏析”。“音乐剧肯定又要演又要唱,针对只想唱歌的学员,此次我们单开了一门课程。”
课程翻新,指向根据需求定制课程。
金虹桥,年轻白领集聚,这为开设怎样的课程提供了调研样本。
比如白领们对社交有需求,职场“小白”想提升逻辑思维……天山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周荣看到外区有“潮玩卡牌对战”的课程,与年轻人们一合计,觉得与年轻人的需求颇为匹配。秋季班,这门课程就开起来了。
周荣认为,就市民夜校开设来说,街镇方面尽管是执行者,但也要对课程准入、过程管理、退出机制有自己的探索,“课程专业、品质高才是市民夜校‘保鲜’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