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11 第2804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本月沪上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周一不闭馆、近30家文博场馆推出奇妙夜活动

博物馆超长待机,不止于延长开放时间

这个8月,奉贤区博物馆不仅周一不闭馆,还在前昨两天开放夜场,并准备了多样化活动。 (馆方供图)
       ■本报记者 李 婷 见习记者 孙彦扬
      
       “妈妈,铜牌在这里!”循着任务清单找到最后一件“失踪”的文物,8岁的徐晢骁欢快地奔向了领取奖牌的地方。8月9日晚,90位家长和孩子化身侦探,穿梭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各个展厅,寻找线索、破解谜题。一场“头脑风暴”过后,迎接他们的还有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大鲸鱼欢唱团”和“奇奇怪怪打击乐队”带来的别开生面的海派音乐会……
      
       这个暑假,“博物馆热”和上海的天气一样。市文旅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市166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375.4万人次,策划社会教育活动4606场。8月份,博物馆参观热情还在持续升温。满足广大观众暑期参观需求,沪上部分博物馆实行周一不闭馆、延时开放等措施,举办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释放文博场馆的综合功能和赋能作用,以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和都市旅游产品供给助力“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其中,上海1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有5家在8月全开放,分别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嘉定博物馆;另有近30家文博场馆推出奇妙夜活动。记者走访发现,它们的超长待机不仅仅是开放时间的延长,更解锁新鲜玩法和体验,让博物馆成为夏日好去处和城市流量的重要入口。
      
       周一不闭馆,意外之喜
      
       “奔着‘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也值了。”得知奉贤区博物馆8月周一不闭馆,从辽宁前来上海旅游的唐女士和家人决定多留两天:半天在这里深度参观“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半天去周边的言子书院和沈家花园逛逛;第二天白天漫游青溪老街,晚上再去奉贤区图书馆体验“深夜书房”。▼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这趟来上海,艺术、文博场馆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博物馆在高峰期打破周一闭馆的国际惯例,对我这样的游客是意外之喜。”唐女士说,错峰出行,能收获更佳参观体验。
      
       “沪上博物馆生态持续优化。作为一个区域性博物馆,如何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是我们要深度思考的问题。”馆长张雪松说,这个8月,奉贤区博物馆不仅周一不闭馆,还在8月9日和10日连续两天开放夜场,并准备了“小小讲解员”定点导览、“寻问之旅——华夏科技里的秘密”研学、“文物医生”文物修复科技体验系列等多样化的活动,“能多些机会为观众服务,我们很乐意。在实践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家的需求,指引博物馆未来之路。”
      
       不易预约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也选择在8月整月开放并在每个周六增开夜场。这里正在举办的“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是文博爱好者的心之所往。展览云集“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国家宝藏”,珍贵文物占比高达95%。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暑期以来,该馆共接待了国内外观众11.5万人,比平时增加了近一倍。为了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特别打造“沧海云帆”AR元宇宙,以馆内常设展览及重点展品为载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今中外的航海历史、人物、典故、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等知识以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航海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和亲子家庭前来打卡。
      
       而早在7月29日,上海鲁迅纪念馆就开始了“周一不闭馆”,并于8月推出两个夜场。记者注意到,虽然接待量并不算大,但每个人都看得认真,其中不少是深度研学游的专业观众。“我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他定居上海9年,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我想来看看他生活过的痕迹。”来自四川的王先生说,他的上海五日游,专为实地“刷一刷”鲁迅和他的“朋友圈”,而非常规的参观时间让看展更沉浸更笃定。“观众与场馆的良性关系,是双向奔赴,更是互相理解、彼此成就。”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郑亚说。
      
       新鲜体验,夏夜好去处
      
       与此同时,上海更多的博物馆开出夜场,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让博物馆成为夏夜好去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人气爆棚,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从大展开幕后直到8月底,每周二三四五都延长开放至21时,还在10个周六的晚上举办“博物馆奇‘喵’夜”。奥运会举办正酣,除了在屏幕上观看精彩赛事,市民游客可以到博物馆补充运动场上的知识。上海体育博物馆8月的每周五晚都有体育电影展映主题活动,8月9日还举办了体育摄影沙龙,分享赛场多彩瞬间。
      
       昨天18时,天尚未暗,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夜场活动已火热开始。李女士和女儿先去一楼临展厅的“潘玉良的艺术之旅”与“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逛了一圈,穿过一个涂色、表演皮影的文创摊,上到三楼的咖啡厅,开始“七夕浪漫桃红竹扇DIY”享玩学堂活动。四人一桌团团围坐,聚精会神地编制着手中竹扇。差不多时间,隔壁“四秒即抢光”的微距摄影课,30余位学员听得认真,泡桐树种、被戳破的肥皂泡泡等微小物件都在他们镜头下生动起来。
      
       19时,随着夜幕降临,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亮灯,户外区的露天电影大幕开启,馆方在绿地区备好露营桌椅和帐篷,更有亲子游客自行带着充气坐垫和小食前来观影。“这才是夏日消暑的好时光呀!”家住附近的罗女士一家沿着黄浦江散步而来,与电影不期而遇。
      
       在一组由摄影师拍摄的从A形到Z形的上海建筑夜景俯瞰图中,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以其惊艳的Y形名列其中。“亮灯后的世博馆更是气氛不一样,夜场开放是希望更多人能走进这个场域,体验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美学。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文化综合体,为公众提供集文化展览、娱乐休闲、沉浸体验于一体的多样化文化服务。”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放服务部负责人王阳敏说。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暑期高涨的参观热情,申城多家文博场馆克服运行压力、一线人员紧张等困难,体现了博物馆人的担当和诚意。但博物馆超长待机是否应成常态仍有待验证,这不是简单延长几个小时开放时间,而是一个全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