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详情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听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的消息,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潘高峰
丹麦人李曦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在上海生活了32年的他,能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和中国人侃侃而谈中国的发展,也能用多国语言,向外国人就上海的机遇娓娓道来。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李曦萌始终关注着,尤其是会议公报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表述,令他印象深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听到全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的消息,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李曦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痴迷,1987年他远渡重洋来到复旦大学学习中文,成为复旦大学的第一批国际留学生。
1995年,李曦萌再次回到上海,创办了特雷通集团,将北欧家具引进中国市场。从那时起,他便在上海落地生根、成家立业。李曦萌说,上海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希望更多人能够来上海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李曦萌非常赞赏中国在促进外商投资方面所作的努力。在他看来,中国一直想方设法为外商扎根中国提供各种支持,比如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解决外国公司在中国遇到的难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等等。“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国的营商环境始终在不断优化。”
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也让李曦萌津津乐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完整的零部件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包括公路网络、港口、机场和铁路系统。”他以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为例,这个各类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的核心枢纽,不仅支撑着区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与标杆。
李曦萌特别注意到,除了“五年计划”,以前中国很少为改革设定具体的期限,“但这次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设定了具体的完成时间——202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时候。”李曦萌认为,这体现了非同一般的勇气与信心,同时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2029年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