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博臻)今年,“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被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完成1200座改造任务。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733座改造任务。
公厕虽小,却浓缩着关怀民生的巧思和匠心。一处占地仅17平方米的环卫公厕,如何实现最大化的空间利用?宝庆路公厕升级改造后,可容纳3处通用厕间和1间小便间,无障碍间还贴心设置了小朋友使用的马桶座圈和踏板。这里地处热闹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紧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多样化如厕需求较大,因此,管理方采取修建斜坡、提供声音提示等措施,消除特定人群的如厕障碍。
宛平南路上,一座高颜值公厕坐落在宛平剧院旁。今年3月经改造后,其内部通行动线、每间厕位都配备了无障碍助力扶手,并在墙面、地面设置了双重导引系统。同时,这也是一间24小时开放的环卫公厕,夜晚来临时,外墙灯光和厕间上方指示灯亮起,为来往路人提供便利。公厕外观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旁边的宛平剧院融为一体。折扇般的波纹穿孔板,仿佛为建筑穿上外衣,半透的白纱既体现海派摩登的精致,也使建筑整体变得流畅,城市街区风貌与人文设施有机融合在一起。
徐汇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设施建设科负责人朱亚军表示,该区共有88座环卫公厕,其中去年有15座公厕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今年将改造40座,目前已完成35座。这些公厕改造前全都进行过现场调研,周边百姓有强烈的改造需求。
根据上海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的三年总体目标,2025年是收官之年,将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环卫公厕实现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全覆盖。“大幅铺开”,关键在于如何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让每一座公厕都能更加精准地满足所在地人群的实际需求。为此,市绿化市容局实行分级分类改造,将环卫公厕划分为配建有第三卫生间、未配建第三卫生间以及简易活动式3种类型,并从科学合理、确保安全的角度,就内部布局结构、设施设备配置以及标识标牌设置等内容进行规范,共涉及通行安全、助力行走、自主如厕、服务优化4个类别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