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新 沈钦韩
当地时间24日,一架客机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特里布万国际机场起飞时坠毁,造成18人死亡、1人受伤。
近年来,“高山之国”尼泊尔的航空业蓬勃发展,在偏远山区和外界之间构筑起运输的桥梁。但因多重因素影响,尼泊尔航空业始终受安全问题困扰,此次坠机事故再次暴露尼泊尔航空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尼泊尔航空业迅速发展,为该国带来了巨大好处。在尼北部山区,道路状况不佳,小型飞机和直升机逐渐成为步行之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通过空运可以将货物和材料运送到偏远山谷。航空业的发展还构筑起“空中生命线”,可以把面临医疗紧急情况的人员运送至加德满都等大城市的医院。同时,旅游业也因交通状况的改善迎来利好,为尼泊尔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
不过,据当地媒体统计,1962年至2023年1月期间,尼泊尔共发生72起致命空难,造成935人死亡。超过90%的空难是因飞机撞山。尼泊尔航空安全记录之差让该国被称为“最危险的飞行地点之一”。
多重因素导致了尼泊尔空难频发。有报道指出,地形崎岖、飞机状况不佳以及监管不严是尼泊尔空难频发的三大主因。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巨大的垂直地理落差导致天气变化无常,很多空难通常是由能见度低造成的。其次,尼泊尔地势多变,机场多建在崎岖的山区中,该国的不少机场跑道列入世界上最难起降的跑道名单。
此外,尼泊尔缺乏对机场、飞机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相关数据显示,尼泊尔30余个机场中,许多机场位置偏远,使用频率不高,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系数高,而大多数飞机机型老旧,且缺乏维修设备和技术。此外,尼泊尔缺乏准确预报天气状况的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还存在监管不力,飞行员训练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去年1月,尼泊尔发生了30多年来最严重的坠机事故,造成72人死亡,事故起因便是飞行员操作不当,错误地切断了飞机的电源,导致了飞机坠毁。
尼泊尔自然风光旖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尼泊尔成为徒步登山者心仪的目的地。但是频繁的空难给该国旅游业蒙上了阴影。
对此,尼泊尔各方呼吁政府加强安全法规,增加对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的投资,对飞行员进行更好的培训。为了保障航空业的安全发展,尼泊尔政府近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据悉,尼泊尔已经加大对飞行安全性的审查,并收紧在恶劣天气下的运营规则,要求航空公司和机场在某些情况下暂停运营。
此外,联合国机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也通过航空安全实施援助伙伴关系,优先帮助尼泊尔解决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