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7-24 第28,03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文艺评论/文艺百家

对话:旅行文学的展现路径

       青山
      
       国内近几年推出的旅行文学书籍,如刘子超的《午夜降临前到达》《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地的旅程》及彭英之的《丝路北道》等,都颇受出版界和读者好评。刘子超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是作家、记者,而彭英之出身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多年从事编程建模工作,是一名标准的“理科男”。
      
       2017年,彭英之和旅队行走丝路北道,经过的中亚五个“斯坦国”,也是刘子超七年前游历之地。中亚地貌壮观,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故事动人。他俩在书中都展示了所到之处现实经济社会状况和自然人文景观,追述历史事件,聊发思古之幽情,更多是当下之思考;内容各有侧重,论作者的心气,作品的艺术性、思辨性,则在伯仲之间。
      
       旅行文学需“以精致的文字书写异域”,与《失落的卫星》相似,新近出版的《丝路北道》的精致文字并非仰仗华丽辞藻,而是凭借观察力和文化底蕴,融叙述、描摹、抒怀与议论为一体,貌似平常的话语中显露微言大义。笔者在阅读过程中,油然感觉到,“精致的文字”每每通过各种对话得以呈现。
      
       这里所谓“对话”,含(情感)交流,大致包括旅行者与山川对话,与人文景观对话,与当地人对话。《丝路北道》中的对话、交流内容丰沛;值得一提的是旅队内部的交谈沟通,为一般旅行文学作品所罕见。限于篇幅,撷取少量例子为证。
      
       比如与天山“神性”的交流。彭英之对向导所言“吉尔吉斯斯坦的山是最棒的”开始似乎并不很以为然,但当他近距离见到天山雪峰时,不由得与曾经相遇的乞力马扎罗山、青藏高原的雪山和安第斯山脉作了比较:“……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天山雪峰要随和得多。它们在草甸前一字排开,温和坦诚,无处不在,像睿智和蔼的长辈,什么困惑都可以说。”进山后述写感怀接续拟人化修辞:“我抑制不住内心的赞美,甚至带着刹那间的虔诚……这或许是大山的气场。当你抬头看着山,山也低头望着你。这份凝视沉重而安静,叫人不得不将被琐事扯到支离破碎的灵魂重新拧在一起才敢应付……”
      
       这不就是八百多年前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当代天山雪峰版吗?
      
       著名作家陈丹燕指出,人与自然处在自然本源的秩序里,自然的壮丽与严酷并存的本色及其丰富性,会自在地呈现,“能治愈人类心智中的委顿与迷茫”。她把这种“治愈”功能称为自然的“神性”。“神性”为作者所赋予,他们以自己的情感、思想,发掘了自然景观蕴含的人文精神。
      
       比如在碎叶城遗址的情感互动。在吉尔吉斯斯坦,旅队去凭吊了“丝绸之路”两条干线交汇处的碎叶城遗址。中国汉朝时在碎叶设立西域都护,唐朝经营西域设“安西四镇”,管理该地区军政事务,碎叶是其一。在彭看来,“尽管学界不能认定李白生于碎叶城,但这不妨碍国人把思念寄托在这座异邦城市身上……”
      
       令人失望的是,这座后来落入异邦的名城,早已融入大地,遗址只是土堆,内城仅剩地基。此刻,彭未免心生无奈:天山“不仅看着我们,还看着我们脚下的废墟,似乎在告诉我们它掌控着一切兴盛毁灭”。然而,当转头看到中国使馆的“几位同胞走上遗址里的小山坡,同样带着期待,做足想象”,他舒了口气,“有中国人在,碎叶总不会太寂寞”!
      
       无奈和舒心,都不应仅视为作者自叹。所有当年与碎叶城有交集的先辈,正在聆听21世纪中国青年的倾诉,为他这份感慨而欣慰。
      
       还有在地毯店与织毯人的情感交流。中亚地广人稀,从无人机视角看来,“……人是见不大到的……大山、大水、大沙漠和人造地标,雄伟高大,像历史的骨骼,构成一切故事的背景框架。”“但它未能记录到多少个体”。“个体”即人,构成了“丝绸之路血液和肌理”。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及与他们的交流沟通,是《丝路北道》重要的记录对象。该书正文后附有“人物索引”,这在旅行文学作品中极为罕见。其中出境前后一路上打过交道的当地人有名号的20个。
      
       在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的一家地毯店,彭英之们做成了几笔交易。作者记录的除了砍价和付定金,还有地毯店模样、店员萨尔多的外貌与做生意的老成相,顾客对地毯的辨识、鉴赏,萨尔多与他们聊起“想去中国看看”的愿望……显现了异域文化和常人心理。“萨尔多是店内唯一站着的人,其他人慢慢匍匐到地毯上,都叫色彩迷了眼……不同粗细的手指慢慢划过地毯的表面,顺滑地画出弧线,碰触着成千上万个线结。那些线结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花了好几个月的生命打出来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时空的喜怒哀乐……使用者的指尖能够触碰到创作者触摸过的同一个点,两个陌生的生命间就此形成一种奇妙的联结。”
      
       与萨尔多是语言交流,在地毯上触碰其线结,是与织毯人的情感交流。
      
       当然,也少不了旅队内部随时随意的闲聊。2015年,彭英之的同事耐森与他开始谋划这场中亚之旅。耐森是在香港工作的美国人,他对中国文史的了解,胜过他的华人太太。某日,耐森给彭英之发了份提议中亚之行的邮件,措辞近乎谦恭。“极度痴迷”中西亚历史文化的彭对这一提议“喜出望外”。次日,半睡半醒的他,在手机上看到耐森发来的“自驾可行性调查”和具体设想,“赞叹不已,想到既然他把宝贵的周末拿出来做研究,我就可以放心偷懒了。于是我放下手机,毫无羞耻地睡了回去”。
      
       耐森的绅士风度和处事认真,彭对同事的信任和自嘲,跃显纸上。我这第一印象,在后文中读到了旅队的共情。队员小葛说,跟彭英之出来旅游“会不知不觉接受很多新事物”“我一直觉得耐森是我们这个旅途里最大的gentleman(绅士)……”彭问:“你俩要不要拥抱一下……”“他们勾肩搭背地碰了一下,耐森开怀地笑了”。
      
       旅队成员文化背景不同,习惯有差别,过往旅行体验多来自发达国家,对中亚相当陌生,观感会不一样;陆路行很辛苦,有可能身体不适、心情焦虑。彭英之是旅队的“融合剂”,不时鼓励、启发大家“多聊聊”,相互关心。他记录了这个“小社会”内部随时随意的交流和观念碰撞。
      
       有位在共享单车公司工作的朱总,是虔诚的行者。他在旅途中不时通过手机处理业务,让旅伴感到不解:“他是在休假呀!”朱总开电话会,“在电话里谈论着效率,谈论着策略,谈论着一些宏大的目标,看上去是世界上顶顶重要的事。天山在他背后一声不吭,风呼呼地吹,野草发出共鸣,感觉马上要召唤出一些在这里安排过大事的人,可旋即又悄然停息”。对如此“永远在工作”的状态,作者借风和野草的动作,表达了队友们对朱总的调侃。这段描述既可看作自然与人的交流,也可视为队员间的对话,两者水乳交融,朴实而自带幽默。
      
       此行最后一站是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旅队成员将从这里各奔东西。分手前谈论最多的,一是依依不舍情,很温馨;二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以及遭遇的趣事闹心事。彭英之感喟良多:“能够走进他人生活并且分享一场独特记忆的,都是宇宙以某种极细微的概率牵上的线,能遇见这些人对我而言,无比珍贵。”年轻人因孤独感而对漫长旅途中的相遇深感庆幸和珍惜,我能理解。
      
       旅行文学没有时效要求,作者有足够时间在客观事实中融入主观思考,并以想象加持。《丝路北道》在作者游历归来五年之后方告杀青。之前,他审视整理旅途笔记、视频,重温相关典籍,通过网络搜寻新材料。所有相关信息经过筛选沉淀、发酵,久蓄气芳,文字臻于“精致”,审美价值更大,认知功能更强,并能为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游人养成对话交流意识带来启示。
      
       虽然传媒已从“读图时代”进入短视频称霸的新阶段,但精致的文字仍然有着照片、视频无法替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