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7-03 第28,01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艺评论

爽感应是网络文学价值和意义的载体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根据小说《沪上烟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概念海报,根据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概念海报,根据《大江大河》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海报。
       桫椤
      
       网络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愈演愈烈,大众沉浸于精彩的故事中,文学界以之为话题的讨论也日趋热烈。但在资本和媒介力量的叠压下,网络文学的文学属性被层层遮蔽,使之几乎蜕变为一种日用消费品。
      
       中国社科院《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后,多家媒体的报道使用了诸如“网络文学市场价值突破400亿元”之类的标题,客观上将社会的关注点导向了其商业价值。与此同时,制造“爽点”、追求爽感和快感的“爽文”机制成为网络文学基本的叙事伦理,使读者感到“爽”、供大众消遣娱乐似乎成了终极目的。
      
       这些现象与网络文学的“文学”名头并不一致。将其看作用来赚钱的产业和只供读者休闲消费的种种说法,构成了一种关于网络文学身份和社会形象的叙事陷阱。但这种叙事并非全是“他者”制造的,很多时候来自网络文学业界的自我认知——不得不说,对网络文学的价值评判,流量和产值是重要砝码。
      
       实际上,网络文学固然是泛娱乐产业的“大IP”,但它还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学”的一部分,它就不只是消费品。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新的时代使命中,网络文学该如何理解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承载,是一个关乎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
      
       与主流价值对话,担负文化责任
      
       由于要满足即时性的阅读需求,网络文学通过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大众情感的对话来回应时代召唤,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今年4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网络小说榜”十部上榜作品映射出与时代生活的紧密关系。占比半数的现实题材作品既有对普通百姓的烟火日常和社会重大战略工程的全景式描摹,也不乏对现实和未来的想象,以新颖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发展的生动图景。
      
       《沪上烟火》(大姑娘)被称作“网络文学版”的《繁花》,用上海方言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弄堂生活讲起,写出了普通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挣扎与坚韧。男主潘逸年投身改革大潮,锤炼出宽阔的视野和坚强的毅力;女主林玉宝以回沪知青的身份深入石库门,体验社会变迁。他们的性格、经历和追求正是历史变迁和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鲲龙》(月影风声)以我国自主研发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为主线,讲述了新时代里的航空人发扬老一辈开拓创新、严谨务实的精神,十年磨一剑,攻坚克难勇攀科技和制造业高峰的精彩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再造是另一个重要的选材和主题方向。上榜作品中,《洛九针》(希行)以架空叙事讲述了墨门后代洛七星继承姐姐洛九针的身份、灵魂和技艺,在江湖中重聚门派,化敌为友,并献出墨门技艺造福天下的故事。小说中的墨门有着历史上墨家学派的影子,洛九针高超的刺绣和制造木牛流马的技艺以及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都显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道诡异仙》(狐尾的笔)中的主角李火旺在现实世界里被诊断为精神病,但当他穿越到一个诡异修仙世界后,不得不在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里修炼,通过让自己变得强大而求得生存的权利。角色身份、修炼体系、技能与物品等均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烙印,使小说呈现出鲜明的东方玄幻风格。
      
       这些作品的故事和主题,深深地嵌入了巩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的总体性目标之中,而这些目标是新时代的社会主流叙事。网络文学诞生30多年来,在题材、类型和表达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传统”,但不同代际的写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这个“小传统”,还主动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中来,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承担起了彰显文学身份、践行文化使命的重大责任。
      
       首先是文艺作品,然后才是文化产品
      
       与时代同频共振一直是网络文学的基本伦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今何在的《悟空传》是网络文学诞生初期的代表作,后期的影视、游戏等的产业化开发也获得了巨大成功。比起商业化之后的作品,其叙事的类型化、消费性倾向并不明显,最突出的特征反而是运用充满网络特点的表达方式反映网络生活中的情感和精神。
      
       互联网恋情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主要情节,男主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主轻舞飞扬的注意,他们很快陷入网恋之中,而室友则警告他说不可深入,因为网上的感情是虚幻的。但他坚信自己遇到了真爱。当他们“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生不久,轻舞飞扬却因病离世。回味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男主的爱情困境、网恋的发生及其交往方式以及他人的态度等都指向了网络对人的影响。小说情节看似简单,但从开始的戏谑到结尾的真挚,虚拟世界里的情感映照出的仍然是人性深处永远的真情底色。
      
       《悟空传》的文本绝大部分内容是角色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表达方式深受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聊天工具的影响。小说以同人文的形式重构了《西游记》中的故事,猪八戒、孙悟空、唐僧各自的感情经历成了小说的主线。与原作中脸谱化的角色不同,今何在笔下的形象通过复杂而又矛盾的行动展示了人物的丰富性格,“超越了原有形象阐释框架和解释规范”。而孙悟空等角色作为悲剧英雄与威权的命运抗争,以及为了追求爱情而与现实的博弈,都与网络的自由和叛逆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网络文学虽以互联网为媒介,但却不能被机械地归结为是技术的产物,网络时代的社会生活才是根本源泉。文化是讨论网络文学的基本语境,文化属性也是网络文学的基本属性。
      
       2015年后,网络文学成为泛娱乐产业最大的IP源头,《步步惊心》《甄嬛传》《大江大河》等一大批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走红荧屏,表面上看是传奇性的故事情节或者曲折复杂的人物命运产生了市场吸引力,但认真分析,所有“爆款”作品都是能够让观众共情的佳作。说穿了,无论何种题材、采用了何种“金手指”,一部网络小说只有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而成为文学作品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文化产品。这是网络文学作为文化生产最大的要义——尽管网络作家自称为“码农”“键盘侠”,但首先是“文化人”。
      
       产业性来自于文学的大众化
      
       从接受层面看,网络文学的兴盛是文学大众化的结果。商业性并非网络文学的内在属性,故事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只有当用户群体达到足够规模形成消费市场,才会具有产业性。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学通过特意选择题材和改造叙事方式,尽可能多地吸引读者,间接实现培育市场的目的。
      
       寻找适合网络时代阅读需求的内容和方法,是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的关键。这其中包括强故事性、连载发表、创设沉浸式情境,以及书写关切普通人情感欲求的内容和主题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故事形态和叙事方式以适应不同媒介的传播,实现了接受群体最大化,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
      
       以《我们生活在南京》为例,小说在现实和未来两个时间位面上展开故事,通过“男女主角如何克服时空冲突”这个带有悬疑性的情节设定,将读者牢牢吸附在近10个月的连载过程中。白杨接收到半夏的信号后,起初出于好奇,后来定时的电台呼叫和等待已经成为二人之间的默契与期盼。二人的感情和命运如何发展?读者读完一章后立刻想读下一章。同时,许多读者通过“本章说”讨论情节、表达内心的看法和感受,由此创造了一个以作品及其人物为中心的“命运共同体”,使读者也仿佛成了“书中人”。
      
       网络文学读者广泛、群体庞大,缘于题材内容和叙事手法引起了大众的兴趣。从大众文学的消遣功能来看,获得“快感”和“爽感”似乎是读者阅读的主观目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定网络文学只供读者玩乐,进而忽略其传播人文价值的作用。这是由叙事的本质所决定的。无论是文学叙事还是社会叙事,其终极目的并非为了讲故事、说事件,而是为了制造和生产意义。尽管网络小说以故事为主体,但叙事并不等同于故事的全部,而是为了向读者传递某种观念。
      
       《我们生活在南京》用大量篇幅描写埋置和递送时间胶囊、探索实现“时光慢递”的条件等情节,但在讲述之中始终隐藏着一个强大的动力,即为了抚慰半夏的精神,帮助她解决困难。特别是当白杨知道她身在20年后自己所住的这间房子里、使用着同一台无线电台,内心顿生出复杂情感。将此与半夏作为未来世界最后一个人类个体的身份相联系,她被塑造为一个拯救人类的神话的英雄,小说还具有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一重大社会意义。
      
       由于对人文价值的传递溶解在了娱乐性之中,网络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具隐蔽性,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特性更明显,“说教”的成分更少。我们可以明确,“快感”和“爽感”体验既是读者的阅读需求,更是价值和意义的载体。有学者因此将“寓教于乐”看作评价网络文学的重要标准(马季),是十分科学和准确的观点。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差异,但是二者仍然共用文学的本质,我们已经在精品佳作中看到了融合的趋势,优秀的作品同时兼具文学性和消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文学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到了光明正大地亮明文化身份、承担文化责任的时候了。
      
       (作者为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网络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