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梦想的展厅里,戴上空间计算头显,就进入一个沉浸式的世界。 本报记者 徐晶卉摄
■本报记者 徐晶卉
你看到一块屏,其实有一块屏;你看到一块屏,其实没有一块屏;你看不到屏,也没有一块屏——业内将空间计算分成三重境界,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朱然认为,品牌自研的空间计算头显已能达到第二重境界,即尽管硬件有显示屏,但眼中的画面不再受到虚拟屏幕的束缚,眼光所及皆是幕布,数字内容与真实世界融合相生。
现阶段技术体系下对空间计算的实践,已推开“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大门,以虚实结合、三维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空间计算再度颠覆移动计算的逻辑框架,也是上海发力未来产业的一个方向。在玩出梦想看来,这一领域技术、产品、市场的契合时机即将到来,行业正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等待属于自己的“豹变”时刻。
底层技术抉择
去年6月,苹果在新品发布会上再次喊出“One more thing”,以体现对“新物种”空间计算机Vision Pro的重视,它面世的意义在于,以一种革命性的手势交互模式,首次带大众步入空间计算的瑰丽世界。
仅仅一天后,来自上海的玩出梦想发布自研手势识别功能,彼时企业刚刚创业3年,已发布两款XR(扩展现实)产品。“我们的技术路径与全球巨头完全一致,甚至超前了。”玩出梦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全当时熬夜看完发布会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从时间线看,玩出梦想于2022年7月首发Pancake超短焦光学方案,早于行业巨头Pico和Meta,而自研手势识别功能也与苹果的Vision Pro路线极为类似,每一步都踩准技术路线的“最优解”。
时间线往前拉,却需要穿透迷雾,一次次抉择底层技术路线。陈全透露,创始团队早在七八年前就对空间计算产生极大兴趣。当时,这一赛道还处于混沌摸索阶段,对视频透视(VST)和光学透视(OST)两种虚实结合的底层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团队普遍更看好前者,但芯片能力跟不上想象力,“当时OST路线的创业者已前赴后继,但我们决定等待VST技术的契机来临。”
公司真正成立是在2020年,但其间的技术积累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对团队的要求只有一个,核心技术要全部拿在自己手里。”朱然说,目前企业在算法、硬件、软件领域都有自主核心专利,是全国少有的全栈式自研空间计算设备企业,可实现关键技术及产品层面的持续自研、快速迭代、局部赶超。“以算法为例,这是空间计算赛道最底层、最核心的一环,在VST技术上,我们的自研技术在多个维度可超越Meta的相关产品。”▼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争当链主企业
如果从跨时代产品的未来视角来看,空间计算将构建一个庞大的自有生态,无论是硬件设备、操作系统还是内容生态,都将有别于移动计算时代的技术逻辑。这也意味着,很多“基建”要从头起步,技术方案要重新定义。
放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大环境下,苹果、Meta等巨头企业有着“一呼百应”的能力,但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最难的环节还在于推动供应链做提升。陈全举了个例子,产品的曲面屏设计需要异形电池,但当玩出梦想拿着“固态化曲面异形电池”解决方案找到国内某顶尖电池企业时,对方拒绝了。“一是要投入研发精力,二是创业公司产品规模有限。”陈全苦笑,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上游厂商,最后才有华南地区一家做无人机电池的企业接了单。
争做链主企业的路道阻且长,但再难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空间计算机属于精密设备,软件算法和硬件设备是紧耦合关系,在VST技术路径下,摄像头角度偏两度,算法就要重新调整,因此,算法工程师常常要驻扎在工厂,和上下游供应链共同打磨产品,才能确保硬件产品成为理想中的模样。
如今这条路算是走通了。“第一代产品虽然量产不多,但终究打通了供应链,奠定了内容生态;第二代产品开拓了渠道,积累了核心用户。”朱然介绍,产品的操作系统是自研的DreamOS,下一步就是在内容上慢慢扩容,在更多场景下发掘可能,并找到“杀手级应用”。
翻开数字化新篇章
眼下,玩出梦想正在为第三代产业做最后的技术攻关。根据规划,企业即将发布一款“跨越式”产品。“第三代空间计算机将和第二代产品很不一样,更多指标将超越同类产品。”陈全剧透,新品可提供双眼8K分辨率,具备空间观影、3D拍看、MR(混合现实)游戏等相关功能,达到“你看到一块屏,其实没有一块屏”的核心境界。
在相同的赛道上,这一行业经历了从火爆到泡沫消退的过程,留下的国产品牌玩家并不多,但跨越周期,今年伊始,随着技术日趋成熟,空间计算机领域再次进入重组和“卷”状态,包括三星、索尼、LG等全球品牌重新参战。朱然判断,空间计算赛道的时机即将到来,“我们要做‘中国的苹果’,甚至在空间计算领域实现单点超越。”
从行业角度看,大模型与空间计算设备的结合也将带来颠覆式的创新想象。空间计算设备可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成为全新的生产力工具。譬如,在教育培训上,可进一步赋能实现虚拟试验、模拟操作、场景构建等;在医疗上,可探索完善医学影像分析、远程手术等。同时,在数字化城市规划、工业数字化、影视文旅数字化方面,也能为空间网络实用化铺平道路。
陈全预计,随着苹果点燃了空间计算机的第一把火,这个市场规模将在未来3到5年间迅速扩大到千亿级市场,迎来“豹变”时刻。而对于空间计算而言,这可能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他期待这些不断进化的技术积累,最终能帮助空间计算机翻开数字化的崭新篇章。
6月25日,玩出梦想在新加坡发布了前述的那款“跨越式”产品——全球首款安卓系统空间计算机,填补了空间计算机在安卓生态的空白。
■观察员点评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宋杰封认为,跟随策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的一种商业行为。对初创型企业而言,跟随策略是最好的战略选择。以华为为例,在开发手机业务的初期,选择的也是跟随策略,并在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竞争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手机影像、自研芯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而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说所有行业、所有领域都要做引领者、树标杆。因时制宜,选择跟随策略,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等优势,进一步催生新技术突破、新功能创新、新场景应用,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同样值得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