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雷近照。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储舒婷
上海电力大学2024届毕业生杨昌雷即将奔赴西藏昌都,这个平均海拔3500米、最高海拔约5500米的高原山城,守护当地的万家灯火。日前,他签约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昌都供电公司。
95后杨昌雷出生于贵州山村,家庭是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考入上海电力大学后,他在成长中一路得到各类补助支持,也收获了家人、老师不断的鼓励。杨昌雷始终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大学期间,我的职业理想愈发坚定——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昌都当地的电力建设起步晚、难度高、缺人才,我想扎根当地,投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用专业所学攻坚克难。”
在军旅生活中锤炼自己,圆童年梦想
大学期间,杨昌雷有两年的军旅生活经历。2008年那场雪灾中,他的家乡未能幸免。当时解放军飞速赶来,以极快的速度救助全村受灾群众,并帮他们全家人修缮房屋。村子重建后,解放军官兵在村民的夹道欢送中整齐有序地远去。站在欢送队伍里,年幼的他与村民们一同流下不舍的热泪,从军的梦想也从那一刻起深深地根植于心。
瘦弱的杨昌雷曾先后四次报名参军,都因体重不达标而落选。在上海电力大学求学期间,他决心锻炼身体“增重”,并制定了规律的饮食和锻炼计划。凭借努力,他先后担任了学校国旗护卫队二届三班副班长、教导队二队队长。
2019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杨昌雷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迷彩服。他倍加珍惜此次机会,在新兵结业考核时就以全部科目优秀获得“全优兵”称号,并获所在团嘉奖,还被提名挑选为第一批进港驻防的新兵。
从羸弱的山村少年,成长为身强体壮的退伍大学生,军旅生活不仅没有让杨昌雷和大学生活“脱轨”,更让他坚定了报国之志。重返校园后,他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不仅学业优异,还担任学院辅导员办公室助理、参加学院实践队赴贵州黔西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等。
艰苦环境给年轻人带来锻炼空间
当了解到部分艰苦边远地区供电企业生产一线人才短缺后,杨昌雷在大三时主动报名参加上海电力大学的“订单式”项目培养计划并入选。根据该计划,学生毕业后定向前往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艰苦偏远地区的基层供电企业。
西藏是很多人梦想的旅游圣地,但真要扎根在那里工作和生活,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昌都自然环境险峻,如今虽已全面通电,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电力能源保障等基础设施配套难。
杨昌雷坦言,不是没想过那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但是和我出生长大的大山相比,不会很难适应。更何况,军旅生活锤炼的良好体魄,也能帮助我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一次专业课上,老师谈到电力行业的国际标准制定都以平原地区为基准,对于西藏等高海拔区域可能不太适用。此外,西藏地区电力基础建设起步晚,很多标准还在完善中,希望大家到那里后,可以从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当地电力情况的行业标准。杨昌雷听得热血沸腾,“那里对年轻的专业电力工作者来说,有很大的锻炼空间,我非常期待到那里工作。”
毕业考核合格,杨昌雷即将入职昌都的基层供电岗位。他告诉记者:“我们有不少校友遍布西藏电力,我想和学长学姐们一样,在最需要年轻人的基层岗位上建功立业,以我所学服务国家、实现人生价值。”记者从上海电力大学获悉,该项“订单式”培养计划自2014年实施以来,已有78位毕业生主动投身祖国边远地区的电力事业。
从被解放军守护的小小孩童,成长为踌躇满志的青年,杨昌雷终于得偿夙愿。“现在,轮到我来守护高原山城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