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晶卉)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2014年6月18日上线以来,已成为全球数据处理量最大的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是记者日前从市商务委(市口岸办)获得的消息。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杰介绍,10年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已由最初的6个功能模块逐渐扩大到“外贸+金融”“通关+物流”“监管+服务”等16个功能板块、66项特色应用,对接22个部门,实现口岸通关监管环节全覆盖、推动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办理全纳入,支撑全国超四分之一进出口贸易量,服务企业超过60万家,其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上海元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上海单一窗口的首家用户企业,10年间经历了从一单两报到单一窗口网页版1.0阶段的两单一报,从2.0阶段关检整合申报再到3.0阶段功能性服务的发展。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每一个阶段,每一步发展,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一票业务从申报到放行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最快的申报放行已缩短为13秒。”元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郁雄伟介绍,与此同时,关联联合、无纸化申报、预约申报等功能的推出,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关务服务人员从以前的30多个人减少到如今的12人,单量却翻了两番。”
数据显示,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各类特色化应用的建设,帮助企业节约各类申报作业时间和人力成本,每年降本可达20亿元以上,成为上海促进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数字底座。
去年10月,市商务委会同口岸相关部门发布《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方案》,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智慧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新一代智能化单一窗口。
张杰表示,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持续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兄弟省市单一窗口的合作共建;积极推进与全球先进贸易数字平台规则对接,按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构建数据交换体系,推进单一窗口国际贸易单证交换枢纽建设;在深化与新加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中新“一次录入、同步申报”项目试点;赋能航运贸易生态圈,培育一批航贸领域数字化服务商,促进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