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6-18 第27,99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二十六届上影节科幻电影周开幕,AI创制生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发布

上海科技影都加快构建影视全产业生态圈

电影《冰川时代》剧照。
       ■本报记者 卫中
      
       中国电影产业正迈向充满无限想象与科技魅力的新纪元。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活动暨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昨天在上海松江举行。
      
       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上海科技影都集聚了长三角国际影视产业园、上海(车墩)高科技影视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推出了电影《奇迹·笨小孩》《孤注一掷》、电视剧《繁花》《超越》等一批“上海文化”品牌的精品力作,品牌效应、集聚度、辨识度和影响力逐年攀升。上海科技影都作为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一号工程,正在为发展影视工业化和影视现代化的“上海样本”提供更鲜活、更生动的实践范例。
      
       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在会上对上海科技影都进行推介,从核心区建设迈向新纪元、产业集群日益壮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科技影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上海松江已拥有20个影视专业拍摄基地及专业影棚、45个特色影视取景点,8000余家影视企业聚集于此,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双核驱动、四片联动、八点带动”的发展格局,打造行业领先的科技影视产业集聚中心和面向全球的中外影视文化交流之窗。
      
       为了进一步理顺影视人才服务工作机制,上海科技影都围绕影视人才需求,打造了“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人才之家”品牌,为在松江发展的影视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推送等个性化基础服务,及保租房、剧组个性化接待等住宿类特色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开幕式上,派米雷·LINK新界未来社区、上海科技影都规划展示厅等8家企业获得授牌。
      
       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AIGC数字化内容生成领域专家戴勃以《勇闯AIGC与电影的“冰川时代”》为题进行演讲。从电影《冰川时代》出发,戴勃讲述了电影艺术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如何深刻影响了当今的电影类型和电影制作系统。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戴勃也对AI如何更加高效全面地助力电影产业链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导演、编剧、监制黄建新,监制、编剧王红卫,电影美术指导霍廷霄,科幻作家王晋康纷纷上台,就当下科幻电影创作状态的感受进行分享。业界人士认为,要抓住AIGC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构建未来的数字化内容生产方式。
      
       昨天下午,科幻电影周还举行了上海科技影都重点项目和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活动。据悉,上海科技影都顺应影视产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新兴视听等影像技术及微短剧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类平台项目。其中,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以“算力池+影视应用场景(基地)”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上海科技影都在AIGC领域的权威公共服务平台;上影HI制作一站式服务平台,是上影把影视乐园、昊浦基地、上影技术厂等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拍摄服务平台;“短猫”智能宣发平台,是一个集政策发布、产业信息、版权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可信数字人认证及管理平台,是以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为基石,推动数字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的平台;上海科技影都国际短剧出海研究中心,是仓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合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产业园、马来西亚电影工会、中加影展联盟等多家单位,打造的服务于跨国短剧制作和推广的实践平台;“影视版权城市会客厅”线上平台,是一个专门开发的具有“确权登记—监测维权—孵化开发—交易分发”功能的线上一站式版权服务平台,这些项目的推出将进一步助力上海科技影都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在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环节,共推介了包括《异域》《麦浪》《穿越土星环》《止水》《在北方》等颇具改编价值的科幻文学IP,同时还推介了《群星闪耀时》《法朗索尔》《比如父子》《梦之海》《教室外面很危险》等科幻影视项目,旨在挖掘年轻科幻作者,推介最具改编潜力的科幻文学作品,推动和促进优秀科幻IP的转化,为科幻作家和电影人的联手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